刘兼《海棠花》咏海棠诗赏析
海棠·海棠花咏海棠诗鉴赏
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被唐人称为花中神仙,她那娇美的花,轻柔的枝,繁盛的叶,令古往今来的诗人们留连忘返。她的风韵引起了不少诗人美好的想象,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株幽居独处的海棠,作者以花喻人,感情深切细腻。
诗的开头描写了海棠花淡淡微红的颜色和风韵。这是一株盛开的海棠(因为海棠未开放时为深红色,开后则为淡红色)这种颜色使海棠别具风韵,那轻柔的花姿独得春天的生机,好象一个少女充满怀春的心情,古人赞海棠“绰绰如处女。”这两句正是把海棠描成了一个轻施粉黛的少女,在姹紫嫣红的百花中,她独具风采,难怪春天都对她偏爱。
三四两句对海棠的花姿和神态做了具体的描绘,运用典故,以花喻人,形象而传神。“烟轻虢国颦歌黛”,将海棠花比做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长得很美,不施脂粉,唯恐掩盖了她的天生丽质,海棠花就象不施粉黛的虢国夫人那样皱着眉头。“露重长门敛泪衿”又把花比做了汉朝的陈皇后,她在失宠后别居于长门宫,愁闷悲思。这两个典故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淡装素裹、娇美婀娜的花姿,并把人的感情赋予了海棠花,写出了海棠花孤寂,哀怨的神态。这样,作者笔下的海棠花就成为了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情有感。
海棠花幽居独处,凄凉哀怨,但海棠花是一种高洁的花,作者同情它的处境,更喜爱它的品格,五六两句写出了海棠花的生活环境和孤高圣洁的气质。“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这海棠花没有盛开在百花园中,而是长在人们垂手可得的绣帘旁,孤独无依,正是这种环境,使它感到哀怨、孤独。但是,海棠花温馨高洁,虽然人们可以折损它,但它决不附丽,它要保持自己的圣洁,所以,总是秘密地藏起自己的花蕊,使彩蝶难以寻找。
在作者的眼里,海棠花不仅如少女般美丽而且象少女一样多情,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海棠的情致,海棠花藏起自己的花蕊,并非无情,到了美好的夜晚,它才有了多情的神态,为的是在皎洁的月光下,吐着芳香,伴着微醉的人儿低声吟唱。至此,花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诗的感情低沉,细腻,可能是作者感于自己的身世而作。
-
【名句】春风知别苦,不遗柳条青 [注释与译文]春风似乎也深深懂得离别的痛苦,它故意不让杨柳枝条发青(以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辛酸场面)。诗人联想丰富,托物言情,写出离愁之深。 参考文献 (唐)李白《劳劳
-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百人会中身不预,五侯门前心不能。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说君应知。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作品赏
-
明史·张孟男传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广平推官。稍迁汉中同知。入为顺天治中,累进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兼吏部,其妻,孟男姑也,自公事外无私语。拱憾之,四岁不迁。及拱被逐,亲知皆引匿,孟
-
墨月黳云脱太清,海风吹上笔头轻。琐窗冷透芙蓉碧,定有新明到九成。
-
【4187】红色延安的故事:清正廉洁篇(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编,党建读物出版社,16 1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26元)△这本书在深入挖掘历史资
-
【注释】:原题:念奴娇 余在海上,慧云有词见寄,即步其韵,兼怀卧子白门、巢南汕头、刘三武林。
-
晚上,好月亮。 吃了晚饭,听见小孩子们在街上游乐的声音,心里有些痒,也想出去和他们玩一玩。 想起在八九岁的时候,碰到这样好月亮的晚上,又听见这样热闹的小朋友们玩闹的声音,心里的快乐,真是难以形容,现在
-
古之善为道者 ①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② :豫兮若冬涉川 ③ ;犹兮若畏四邻 ④ ;俨兮其若客 ⑤ ;涣兮其若凌释 ⑥ ;敦兮其若朴 ⑦ ;旷兮其若谷 ⑧ ;混兮其若浊 ⑨
-
崔修建·每一天都要幸福地舞蹈崔修建她是那两条街道的保洁员,个子不高,也不漂亮,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子。我每天晨练时,都能看见她忙碌的身
-
论题解析 [解题]难与易(diffculty and easiness),即困难与容易。困难,是不易克服的不利条件和阻碍事情顺利发展的问题,是处境上的艰难,是工作中的困难,也指生活中的穷困;而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