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花》咏刺桐花诗赏析
刺桐花咏刺桐花
刺桐花,豆科落叶大灌木。因其枝长有黑色圆锥棘剌,叶又似桐,故有今名。原产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广东等地都有栽培。早春先叶抽出总状花序,其蕾为月牙形,呈紫红、橙红色。荚果念珠状,种子暗红色。据说刺桐如叶先萌而花后发,主明年五谷丰熟。因此有诗人便从关心民生出发写下“只爱青青不爱红”(宋·丁谓)诗句,显示了作者一片忧民之心。但刺桐花毕竟是可爱的。“花先花后年俱熟,莫遣时人不爱红”。宋代王十朋则将二者协调一致。既能赏剌桐花之美,又有农事丰收之喜,可谓两全。
-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出处】唐杜牧《 金谷园 》。 【意思】诗句写红日西斜,夜色降临, 东风送来鸟儿的叫声。金谷园的落花如当年在此坠楼而死的绿珠一般飘 然下落。其中充满着无限的叹
-
贾谊 单阏之岁兮 (1) ,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 (2) ,鵩集予舍 (3) 。止于坐隅兮 (4) ,貌甚闲暇 (5) 。异物来萃兮 (6) ,私怪其故 (7) 。发书占之兮 (8) ,谶言其度 (9
-
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举酒东荣挹江海,回樽落日劝湖山。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笑指西南是归路,倦飞弱羽久知还。
-
初听“仙岩”“瓯海”这两个名字,很像一副对联。越品越觉得有意思,有意味。瓯海是小海,或者说,一小块海,配着仙岩,熨帖得很。“仙岩”
-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强调伦理道德精神修养,其音乐思想受约于“仁政”理论与“性善论”。 孟子论“乐”的内容——“仁”“义” 孟子认为,“仁”、“义
-
指使用历史工具书查检有关历史事件资料的方法。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各种所需历史事件资料,是历史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检索历史事件资料的具体方法是:①历史事件资料的一般查找。这类历史资料依靠专业工
-
以反映儿童生活、儿童情趣和儿童理想为主要内容的短诗。多为儿童口头传唱。中国古代称为童谣。“儿歌”这一概念,是“五四”以后才普遍使用的。 儿歌大多是大人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洁明快、生动形象
-
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披坚执锐略西极,昆仑月窟东崭岩。君门羽林万猛士,恶若哮虎子所监。五年起家列霜戟,一日过海收风帆。平生流辈徒蠢蠢,长安少年气欲荆魏侯骨耸精爽紧,华岳峰尖见秋隼。星躔宝校
-
加子姓上,名其为师也,若非师但有德者,不以子冠氏,朱子于周程盖尊师之。|什么意思|大意
《加子姓上,名其为师也,若非师但有德者,不以子冠氏,朱子于周程盖尊师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