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鹤年《水仙花二首》咏水仙诗赏析
水仙·水仙花二首咏水仙诗鉴赏
丁鹤年
湘云冉冉月依依,翠袖 霓裳 作队归。
怪底香风吹不断,水晶宫里宴江妃。
彩娥池上晚凉多,罗袜生尘水不波。
一夜碧云凝作梦,醒来无奈明月何。
这两首咏水仙花诗是七言绝句。第一首“湘云冉冉月依依,翠袖霓裳作队归”写水仙花在溶溶月下,有如仙子列队舞霓裳而归。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天宝十三载由唐玄宗将开元中河西节度使所献西凉婆罗门曲润色而成。杨贵妃与玄宗定情之夕,奏此乐曲,杨贵妃善为霓裳羽衣舞。这里用此事典,暗喻水仙是诸仙子幻化而成,“怪底香风吹不断,水晶宫里宴江妃”是说阵阵清香飘来,令人惊奇不已,细细观察才得知原来是水晶宫里正在欢宴江妃。江妃也是传说中仙女,据汉刘向列仙传载:“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遇郑交甫。仙女以佩珠相赠,交甫行数十步,佩珠与仙女皆不见。”杜甫有诗曰:“斩根削皮如紫玉,江妃水仙惜不得”。(桃竹杖引赠江留后)这里是说江妃水仙回归水晶宫欢宴,所以香飘不断,阵阵袭来。第二首则明点彩娥所居池上晚间清凉,“罗袜生尘水不波”也是借典故来叙水仙静态。罗袜,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说水仙步履轻盈,几无察觉。“一夜碧云凝作梦,醒来无奈月明何。”(一作多)也是拟写水中仙子由晚间入梦,梦醒而后有无奈月明何的惆怅之情。
这两首绝句写水仙香飘阵阵、碧云作梦,从环境、氛围方面着眼,多借用典故传说所造成的印象来刻划水仙,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最末以“醒来无奈月明何”作结,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感觉,显得舒缓有致。丁鹤年家世代仕元,诸兄之登进士第者三人,遭时兵乱,仍不忘故国,他曾有句说:“行纵不逐枭东徙,心事惟随雁北飞。”这两首咏水仙诗作年难定,是否别有寓意不必牵强附会,他自咏五首却的确有思念故国之情,录其二以见其一斑:“六军遥驻墨河濆,故国丘墟讵忍闻。露冷金铜应独泣,火炎玉石竟俱焚。虞渊日暮无还景,禹穴秋深有断云。草泽遗民今白发,凭高无奈思纷纷。”“九鼎神州竟陆沉,偷生江海复山林。频繁谁在隆中顾,憔悴惟徐泽畔吟。啮雪心危天日边,看云泪尽岁时深。百年家国无穷事,可得忘机老汉阴。”这两首是七言近体,说它们“注意之深,用工之至”十分切当。
-
万人歌舞乐芳辰,长养恩深第四春。令下风雷常有信,时来草木岂知仁。璇玑已正三阶泰,玉琯初知九奏均。更欲年年同此乐,故应相继得元臣。 作品赏析【原题】:集英殿春宴教坊词致语口号臣闻人和则气和,故王道得而四
-
[二·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① 。” [二·二] 子曰:“《诗》三百 ② ,一言以蔽之 ③ ,曰: ‘思无邪’。” [二·三] 子曰:“道之以政 ④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
卷帘山色眼前见,入夜涛声枕上闻。苔径雨馀堆落叶,石楼风静锁寒云。
-
《诚信弥著,忠嘉益深。》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人君当神器之重 〔2〕 ,居域中之大
-
数年风土塞门行,说着江山意暂清。求取罢兵南国去,满楼苍翠是平生。
-
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管弦触水莺花市。不知音不到此,宜歌宜酒宜诗。山过雨颦眉黛,柳拖烟堆鬓丝,可喜杀睡足的西施! 作品赏析【注释】: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本诗出于《秦风》,《秦风》大多是东周时代秦国
-
这一篇游记写于至和元年(1054)七月,当时作者年34岁,正在通判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县)。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社会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白云遥相识,待我苍梧间。借问卢耽鹤,西飞几岁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