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山驿梅花》咏梅花诗赏析
梅花·山驿梅花咏梅花诗鉴赏
李群玉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山驿”,即在山间的驿站。驿站,为古代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的地方。生在驿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的梅花,自然是孤独寂寞的。虽然山驿时有过路之人,但都来去匆匆,无暇到幽深的山崖去观赏梅花。梅花只能落个雨中凋谢的下场。这同后来陆游写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情景有些类似。诗人有感于此,写诗歌咏山驿梅花。
诗的开头两句写山驿梅花处境清寒孤寂。首句说她生在驿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孤独地不自主地开着。这个“独”字不仅表达了梅花寂寞无主的开着,也表达了她无依无靠的孤单。她好象是被遗弃在山中似的,早为人所遗忘了,根本无人来观赏,当然也无人来培植。所以次句接着写她只能同溪边的藤萝和涧边小鸟朝夕作伴。所谓“俦侣”即伴侣。进一步表现了幽崖梅花被人遗忘的凄苦。
诗的后两句承前进一步写梅的孤苦和愁思。“行人陌上不留情”,是说在路上来往的行人在这“万花纷谢一时稀”的时候,山驿梅花虽然独放异彩,独飘奇香,但行人依旧无暇光顾她。“陌上”,则是通过山驿的路上。显然这一句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独无主”的悲凉。“愁香空谢深山雨”,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和不幸结局。用“愁香”指代梅花,写梅因为无知音无赏识者而愁苦,也有赞美梅花不改初衷、坚守其志之意。因此,只能在“深山雨”的欺凌摧残下,“空谢”而抱恨终生。他曾有咏梅诗句“更遭风雨损馨香”,也是斥风雨诉梅花不幸的。山驿梅花虽有奇香异艳,可惜生不逢地,无人垂青,只好自生自灭。这表明梅花有自怜自惜之意,也暗喻作者对高洁之志被遗弃、受冷落的不幸遭遇,抱有深切的同情。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山驿梅花凄苦孤寂境遇的描写,流露出作者对高洁之士被遗弃的黑暗现实不满与同情。作者借山驿梅花自喻,以抒发自身之遭遇。该诗的主要特点是,诗人哀怨的情绪以四句脱口而出的短诗来表现,显得似不经意,而实际意蕴颇深。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袁枚诗《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袁枚诗《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 奇山不入中原界,走入穷边才逞怪。桂林天小青山大,山山都立青天外。我来六月游栖霞,天风拂面吹霜花。一轮白日忽不见,高空都被芙蓉遮。山腰有洞五里许,秉火直入
-
新文化运动的新旧交锋中,国故是封建复古派、国粹派的最后堡垒。胡适提倡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并尝试以此建立新文化,是新文化运动建设事业的一部分。 最早提出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国故的是《新潮》杂志社。不过,
-
我在江西吉安乡下凤凰墟住过,那时正当抗战,连煤油灯都是奢侈。我们的房东是种田的,也会打猎,有时他打了麂子,会分麂肉给我们吃,味比牛肉的还美。我记得麂的眼睛晶莹美丽,真把我迷
-
远海动风色,吹愁落天涯。南星变大火,热气馀丹霞。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裴生信英迈,屈起多才华。历抵海岱豪,结交鲁朱家。复携两少女,艳色惊荷葩。双歌入青
-
《有钱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有钱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名言: 惜食惜衣岂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句意: 珍惜粮食珍惜衣服哪里是因为吝惜财物, 根本原因是为了珍惜幸福; 追求名声追求利益关键在于严格要求自己, 而不能企求他人。 出处: 清·
-
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且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 作品赏析陈藏器《本草》:鶒,水鸟。形小如鸭,毛有五采。故使笼宽织①,须知动损毛。看云犹怅望,失
-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
依迟动车马,惆怅出松萝。忍别青山去,其如绿水何。
-
名言: 民之失德,干餱以愆。 注释: 民: 人们。失德: 指失去朋友的交谊。餱(hou): 干粮。这里指粗糙的点心。愆: 过错。 句意: 人们为啥失交情, 饭菜不周致交恶。 出处: 《诗经·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