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情诗名句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原文与赏析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大中二年(848)秋,诗人北归途中,淹留荆巴,妻子来信问归期,乃作此诗。洪迈唐人万首绝句题作夜雨寄内。一说为大中六年(852),作于东川柳仲郢幕府,那时作者之妻王氏已故,“寄北”则为寄北方亲友。但从诗的情感内涵品味,似应以“寄内”为确切。

诗从回答妻子的问讯开始,平直叙起。“问归期”蕴藉着深切的思念,“未有期”流露出无限的怅惘。两者的矛盾,构成全诗感情发展的基点。

次句写客舍环境显示当时心情。用巴山、夜、雨、秋、池等物象,遣一个“涨”字作中介,组成一幅萧瑟凄清的画面,把难以说透的羁旅之情渲染得十分浓烈。人们看到的是景,所感受的却处处是情。巴山夜雨仿佛在诉说客居的孤寂,秋池里似乎涨满了离人的愁思。

诗人耐不住寂苦的侵袭,热切地盼望归期的到来。于是跳开落墨,三句以“何当”引出虚想,超越时、空界限,映现出西窗并坐,剪烛夜谈的景象。“西窗”充溢着温馨的家庭气息,“剪烛”是深夜不寐,畅叙离情的象征。遐想中的欢聚,把眼前“未有期”的怅惘消解了。

最后,又进一步设想,异日相逢将以今夕的巴山夜雨作为话题,在剪烛夜谈的氛围中融入客居旅况的回忆。以诗意的想象溶化现实的孤寂,使全诗在明朗乐观的气氛中结束,没有陷入低沉和无边的苦闷。

诗的语言自然流畅,亲切感人。诗人在短小的绝句中,巧妙地运用语词的重复,开拓新的意境,可谓独具匠心。首句“期”字两见,末句重出“巴山夜雨”。不仅在音调上,结构上呈现出“回环往复”之妙;而且在意念上往复推移,由今日遥望来日,又从来日回忆今夕,随着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变化,情感起伏跌宕,表现出萦回曲折的情致。这首诗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构思精策,意境隽永,是千百年来为人乐于传诵的名作。

猜你喜欢
  • 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全诗赏析

    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 《青琐高议》

    《青琐高议》 北宋刘斧撰。刘斧大约生活在宋仁宗至宋神宗时期,其身世履历均不详。此书在南宋初年已经颇为流行,曾慥《类说》和朱胜非《绀珠集》都收入了该书的若干条文字,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宋史·艺文志》

  • 《青丘子歌赏析》

    【注释】:(江上有青丘,予徙家其南,因自号青丘子。闲居无事,终日苦吟,闲作《青丘子歌》言其意,以解诗淫之嘲。)

  • 词十首 桃红柳绿春光好

    #8203;一 家山好bull;晚游 张子耀 落霞红透颖泉河。安闲步,醉春歌。清风拂面莺声婉,莫蹉跎。往前走,赏青禾。 两河沿岸风光好,水榭阁亭多。桃红李白,晴溪短棹柳婆娑。明灯对月娥。 二 巫山一段

  • 《暴风雨》鉴赏

    作者: 王熙珩

  • 〔香港〕小思《叶子该哭》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香港〕小思 【原文】: 如果在夜里,我想:

  •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赏析》

    此词的作者生活在动荡的五代十国之际,他曾做过后蜀的永泰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可说是位极人臣。然而蜀主孟昶究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后蜀终为赵宋所灭。鹿虔扆品性高洁,不仕新朝,得到了自由之身。然面,当他重游故地,看到当年的雕梁画栋变成了

  • 李浩《故,事》

    1是的,故,事,它发生于我离开风草村之前。那时,我的母亲还健康地活着,甚至没有病,甚至隐秘得很好的血栓大约还没有形成。那时,我在县

  • 《悲愤诗(节选)·[汉]蔡琰》原文与赏析

    [汉]蔡琰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蔡琰,这个出身名门、气质与

  • 《在一把伞底下》鉴赏

    作者: 朱明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