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谓庠序者,所谓萃群材而乐育之,以定其志业;养其名誉优游舒徐,以待科举也。|什么意思
【名句】窃谓庠序①者,所谓萃②群材而乐育③之,以定其志业;养其名誉优游④舒徐⑤,以待科举也。
【注释】①庠序:学校。②萃:聚集。③乐育:培育。④优游:优闲。⑤舒徐:安详。
【释义】我个人认为所谓学校,是聚集人才培育人才的场所,要确立学生的志向,使他们完成学业;使他们生活安详优闲,以便在科举考试中及第,从而获得美誉。
【点评】这是宋代人对学校教育的性质及目的提出的看法。
参考文献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七十四
-
河、洛为我国两条大河——黄河与洛水。“河出图,洛出书”,古时被认为是一种祥瑞征兆。孔子在嗟叹自己生逢乱世,不能有所作为时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古人把“凤鸟至、河图出”看做是世道清明、太
-
王国维《人间词话·难觅之真我》经典解读 难觅之真我 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何为社会杀
-
1966年5月4日到26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彭、罗、陆、杨的所谓“反党错误”,并决定停止和撤销他们的职务。5月16日,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
《新约·路加福音》第7章 《新约·约翰福音》第8章 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
-
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
-
此诗风格颇类“诚斋体”。写秋风毫无萧瑟肃杀之气,诗意活泼跳脱。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写秋风优柔,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则气势磅礴,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九辩》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处】唐李商隐《 登乐游原》 。 【译注】夕阳无限美好,只是可惜已 接近黄昏。 【鉴赏】乐游原上的夕阳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这是黄昏接近尾声的 信号。这两句表面写景,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述志追求”类的诗句。 为了报答君王的知遇之恩,我要提着宝剑奋战到死。这里写了一
-
古文观止·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燕赵古称多
-
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南京秦淮河,据说是六朝金粉之地,当年很是喧闹繁华过一阵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沿秦淮河两岸,重又渐次修筑起一座座民族风格的水榭楼台,虽然说不上是重振昔日的香风艳气,却也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