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游灵化洞》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轼
予始与曾元恕入灵化洞2,迫于日暮,而元恕又畏其险,故不果尽而还3。及此,与吕穆仲游4。穆仲勇发过我,遂相与至昔人之所未至,而惊世诡异之观,有不可胜谈者。余欲疏其一二5,以告来者,又恐为造物者所愠6,后有勇往如吾二人至吾之所至,当自知之。
1本文作于1073年,时苏轼不满四十岁。灵化洞:在杭州市凤凰山。2曾元恕:曾孝章,字元恕,当时任官于杭州。3不果尽:不能尽,不能走到尽头。4吕穆仲:吕仲甫,字穆仲,当时也任官于杭州。5疏:解释、说明。6造物者:指天帝。愠(yun)怒。
【析点】 此文堪评四字:循循善诱。
全文有三个曲折。一折:与“畏险”者出游“不果尽而还”,难睹奇观,此处东坡是戒读者于不觉。二折:与“勇发过我”者同游,遂“至昔人之所未至”,目睹了“不可胜谈”的奇观险象。但灵化洞深处奇观险象若何? 东坡只一笔“惊世诡异”,隐而不发,引得人游兴顿起。而平时见景必书的东坡此刻却极“吝啬”,决不肯“疏其一二”,并且不说自己不“欲书”,而是“恐为造物者所愠”! 大有“天机不可泄漏”之意。待读者不免失望之时,东坡又不动声色漫书一笔:“后有勇往如吾二人至吾之所至,当自知之”——这是此文的第三折。好个坡翁! 他是在引诱读者自动踏上游灵化洞之途!
东坡“好导游”! 心存机趣,亲切幽默,时隔千年,好似同时代人一般可共攀谈。他不仅导我们游了灵化洞,而且导我们以勇于探索的精神涉历人生
-
观猎王维①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②。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③,还归细柳营④。回看射雕处⑤,千里暮云平。⊙【注释】①
-
袁枚:游庐山黄厓遇雨记 袁枚甲辰春,将游庐山。星子令丁君告余曰:“庐山之胜,黄厓为最。”余乃先观瀑于开先寺,毕,即往黄厓。厓仄而高
-
季羡林《八十述怀》原文 季羡林这一篇《八十述怀》与他年轻时写的《黄昏》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作为八十岁的老人,又是世界闻名的大学者,他的心敞开来了,他的笔放开来了,率性而谈无拘无束,信口吐来皆成珠玉。这
-
元戏剧《武汉臣》鉴赏 《老生儿》全名《散家财
-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翻译与解读
-
部编小学必背古诗词篇目(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全部目录)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小学必背古诗词篇目,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全部目录,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小学必背古诗16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目录) 1 长歌行(节选) 汉乐府 41 寒食 韩 翃2 七步诗 曹植 42 滁州西涧 韦应物 3 敕勒歌 北朝民
-
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胡骑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 作品赏析【鹤注】梁权道编在大历元年。按诗云“胡骑中宵堪北走,”当指
-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 ① 。乃置旨酒,命宾友 ② ,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 ③ ,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 ④ ,授简于司马
-
宋登春《江阁晚望呈荆州诸公(二首选一)》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宋登春江阁晚望呈荆州诸公(二首选一)几处蒹葭连岸白,数村烟火隔江明。无家自合依刘表,有赋谁能荐长卿。巫峡去帆江树隐,衡阳归雁暮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