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豫章行·[魏]曹植》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豫章行·[魏]曹植》原文与赏析

其一原文与赏析张磊原创

[魏]曹植

其一

穷达难豫图,祸福信亦然。

虞舜不逢尧,耕耘处中田。

太公未遭文,渔钓终渭川。

不见鲁孔丘,穷困陈蔡间?

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

其二

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

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

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

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豫章行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清调曲。曹植的这两首诗,作于魏明帝(曹叡)太和年间(227—232),曹植三十六岁之后。

第一首诗,表达了希望出现周公那样的人物的愿望。说人生穷达祸福难以预料,但如执政者能像周公那样求贤若渴,有才德的人就不会终久困穷。

诗的开头两句,就开门见山地发表议论。说人的困顿和亨达是难以预计的,灾祸与幸福的确也是这样难以预计的。豫图,就是豫计、预计。“祸福信亦然”,是化用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意思。黄节曹子建诗注说:“起二句总论穷达之理。”

接着四句,就用两个典故,从正面说明开头两句所阐述的道理。先说尧舜的典故。说舜如果不遇到尧的话,将毕生在田地里面从事耕作。史记·五帝本纪载,舜曾在历山耕田,在雷泽打鱼。四岳在尧面前推荐舜。尧在观察了他相当一段时间之后,便使他摄行天子政。中田,即田中。然后说吕尚和周文王的典故。说太公望在未遇周文王时,不过打鱼垂钓于渭河之滨而已。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周文王出外打猎,在渭水之阳遇见太公望(吕尚),与语大悦,载与俱归,立他为师。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以上四句,提出穷达祸福不易预计之史例。”

再接着二句,用一个典故,从反面说明开头两句所阐述的道理。说没看到鲁国的孔子也曾经困顿于陈蔡之间吗?孔子是鲁国人,故称为“鲁孔丘”。陈,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安徽两省接界地区。蔡,亦春秋时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汝南县境。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蔡两国之间,楚国遣人来聘孔子。陈、蔡大夫惟恐对陈、蔡不利,于是发兵围攻孔子。孔子绝粮,弟子们饿得起不来。子路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运用孔子的这一典故,说明圣哲亦可能有困顿之日。

诗的最后两句说,周公能够礼贤下士,接待白屋之士,所以天下人都称赞他贤。“周公”,是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下,此指礼贤下士。白屋,指不加雕饰的茅屋,为贱人所居;此指“白屋之士”。孔子家语载,周公摄天子之政,犹下白屋之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于是日见者百七十人。这里,作者希望执政者能像周公一样,能够礼贤下士,接纳人才。

第二首诗,称赞子臧、季札的谦让。说骨肉之间本该相亲,但周公当政之时,只是康叔与他相睦,管叔、蔡叔同是骨肉,却用流言来中伤他。可见权利之争,有时弄到骨肉相残。那么像子臧和季札以君位让人的风格,确是难能可贵。

前四句,说明骨肉之间本该相亲。“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鸳鸯虽雌雄同居,朝夕不离,然不似比翼鸟,不比不飞。朋,此指伴侣。朋亲,亲密的伴侣,时时不离。比翼,指比翼鸟。这里,“鸳鸯”比喻朋友,“比翼”比喻兄弟。作者认为骨肉兄弟,总是亲于朋友。这两句是起兴,下面第三、四句说出了正意。“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其他的人,有时虽会结成同盟;但骨肉兄弟关系,是天生形成这样的。同盟,如曹丕与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为四友,此四人在帮助曹丕继承王位时,出了大力。天性,犹言天生。

后四句,说明兄弟间的关系,应该像子臧、季札那样谦让。“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周公摄政时,只有康叔与他和睦,管叔、蔡叔却用流言来中伤他。管蔡,指管叔与蔡叔。周公、康叔、管叔、蔡叔,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穆,同睦。康叔,名封,初封于康,后封于卫。左传:“太姒之子唯周公、康叔为相睦也。”流言,流言蜚语。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武王死时,周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与商纣王之子武庚率淮夷之众谋反。周公乃奉成王之命,兴师东伐,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管蔡”对待周公,是骨肉相残的典型史例,这是作者所不称道的,写在这里,主要是反衬子臧、季札骨肉相让之贤。“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春秋时代曹国的子臧推让国君之位,后来吴国的季札就仰慕他的贤惠。子臧,春秋时代曹国的公子。曹宣公死了之后,曹成公即位。但曹国人欲立子臧为君,子臧不愿,逃到宋国。千乘,即千乘之国,在春秋时代属中等国家,此指曹国。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有兵车千乘的诸侯国称为“千乘之国”。季札,春秋时代吴王寿梦的小儿子。寿梦死后,长子诸樊要让位给季札,季札仰慕子臧之贤,并以子臧自比,固辞不受。子臧和季札的事例,是骨肉之间能够相互谦让的典型史例,这是作者所极力赞扬的。

魏明帝是曹植的侄儿,所以诗中对执政者的期望,也就是对兄弟骨肉的期望。但两首诗所期望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前一首诗,侧重于希望执政的至亲能够招贤纳士,以期施展自己的怀抱。后一首诗,侧重于希望执政的至亲能够与他和睦相处。

古语说:“有能必有用,有德必见收。”这两首诗中,正表达了作者这样一种善良的愿望。

猜你喜欢
  • 唐宋八大家《苏轼·晁错论》散文名篇鉴赏

    作者以晁错这一历史人物的悲剧故事为线索,分析其致死的种种原因,并借此形象地阐述“儒以文乱法”的理论,揭露一些沽名钓誉的文人士子,为一己私欲,庸人自扰、无事生非;戳中了他们太平时节“见小利而忘命”,危难之际“遇大事而惜身”的“软肋”。

  • 《满江红·点火樱桃赏析》

    《满江红·点火樱桃》写作年代已无法考证,也没有其他材料可供参阅,但从此词的意境推测,可能是辛弃疾中年政治失意后的思归之作。   此词描写词人因春归而想家的悲凉情绪,它以春景为媒介,充分体现了自家身世和国家命运都很悲惨的感叹,是一首饱含政

  • 藏红花的古诗词(描写藏红花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藏红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藏红花的诗句,描写藏红花的诗句,描写藏红花的古诗词。1.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____李白《箜篌谣》2.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____刘禹锡《再游玄都观》3. 山桃红花满上

  • 鲁迅《论“花边文学”》散文全文

    论“花边文学” 林默 近来有一种文章,四周围着花边,从一些副刊上出现。这文章,每天一段,雍容闲适,缜密整齐,看外形似乎是“杂感

  • 《兄弟》鉴赏

    作者: 古远清

  • 崔颢《黄鹤楼》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黄鹤楼》是唐代文人崔颢的名篇。本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带领读者感受到了丰富的感情和艺术表达。诗中以雄浑的语言描绘了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还在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抒发了对逝去的时光和人事的感叹。整首诗语句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通过阅读与翻译赏析,我们不仅可以真实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能力,也能够体验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 杜甫《客亭》全诗赏析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作品赏析此与前章,乃同时所作。秋窗犹曙色,落木更高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①,.

  • 张中行《怀疑与信仰》赏析

    张中行《怀疑与信仰》原文 除了记人的文章以外,张中行还以说理文见长。他这个人其实是相当理性的,受过相当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所以他的学术著作如《顺生论》、《禅外说禅》、《文言和白话》等都条理井然,自成体

  • 刘禹锡《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全诗赏析

    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 三国演义诗词之《庞统之死》鉴赏

    占岘相连紫翠堆 ① ,士元有宅傍山隈 ② 。 儿童惯识呼鸠曲 ③ ,闾巷曾闻展骥才 ④ 。 预计三分平刻削 ⑤ ,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星坠 ⑥ ,不使将军衣锦回 ⑦ 。 【释词】 ①岘(xia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