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为爱情的古诗词(形容被人误解,自己百口莫辩的关于感情的诗词)
1.形容被人误解,自己百口莫辩的关于感情的诗词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我本将心对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2.形容被人误解的心情的诗有哪些
1、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唐代: 骆宾王)
翻译: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
2、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再经胡城县(唐代:杜荀鹤)
翻译:去年首经路过胡城县城,城里的百姓人人喊冤声。到如今县官升官穿红袍,这红袍原是百姓血染成。
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和端午(宋代:张耒)
翻译: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4、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黍离(先秦: 佚名)
翻译:看那黍子一行行,高粱穗儿红彤彤。走上旧地脚步缓,心中如噎一般痛。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5、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琵琶记(元代:高明)
译文: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3.隐含歉意的爱情诗句
1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这个意思是 你那漂亮的衣襟飘扬 我的心对你向往
2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再难得
3拟把疏狂图一醉,醉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4君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恨几时休 此水即使已 宁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5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7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9 纳兰性德 虞美人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10席慕蓉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
初秋时节,诗人独自凭倚着高高城楼的堞墙,眺望塞外风光,不由自主萌发了一股独客异乡的感情。 诗人马戴,曾从军大同军幕,独在异乡,面对荒凉的塞外,翻腾着感情波澜,这是十分自然的。全诗似乎是前后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但细细读来四联诗又浑
-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① (《弟子规》) 【注释】 ①居处变:变居处,改变居住的地方,以寄托哀思。酒肉绝:绝酒肉,断绝酒
-
隋宫——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
-
一别相逢十七春,颓颜衰发互相询。江湖我再为迁客,道路君犹困旅人。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山城寂寞难为礼,浊酒无辞举爵频。
-
“人言可畏”是电影明星阮玲玉自杀之后,发见于她的遗书中的话。这哄动一时的事件,经过了一通空论,已经渐渐冷落了,只要《玲玉香消记》一停演,就如去年的艾霞自杀事件一样,完全烟消火灭。她们的死,不过象在无边
-
秋声赋秋声赋 北宋·欧阳修 【题解】 此赋作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是欧阳修晚年的作品,当时他已身居高位,但回首坎坷的仕途,
-
保罗与佛兰采斯加 我扬声说道:“疲倦的灵魂啊! ① 假使没有人禁止,请来和我们说话。” 如同斑鸠为欲望所召唤, 振起稳定的翅膀穿过天空回到爱巢, 为它们的意志所催促: 就像这样,这两个精灵离开了 黛多
-
官署名。原名武德司,太平兴国年间改今名。长官皇城使,为寄禄武阶官之一。派干当官主管本司公事。政和年间改武臣寄禄官阶,改皇城使为武功大夫,副使为武功郎。皇城司干当官,由武功大夫以上及内侍都知、押班充任。
-
归客下三川,孤邮暂解鞍。鸟声催暮急,山气欲晴寒。已作愁霖咏,犹怀祖帐欢。更闻溪溜响,疑是石楼滩。
-
清明节,旧时风俗为人们扫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触发客居在外的游子的乡思。这首诗所抒写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现得特别含蓄委婉、曲折隐微,在高启的律诗中又是一种格调。 “清明无客不思家”,既曰“无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