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俞樾《九溪十八涧》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俞樾《九溪十八涧》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俞樾:九溪十八涧

俞樾

凡至杭州者,无不知游西湖。然城中来游者,出涌金门,日加午矣。至三潭印月、湖心亭小坐,再至岳王坟、林处士祠,略一瞻眺,暮色苍然,榜人促归棹矣。入城,语人曰:“今日游湖甚乐。”其实,谓之湖舫雅集则可,谓之游湖则未也。

西湖之胜,不在湖而在山。白乐天谓冷泉一亭,最余杭而甲灵隐。而余则谓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尤在冷泉之上也。

余自己巳岁闻理安寺僧言其胜,心向往之,而卒未克一游。癸酉暮春,陈竹川、沈兰舫两广文招作虎跑、龙井之游。先至龙井,余即问九溪十八涧,舆丁不知;问山农,乃知之;而舆者又颇不愿往。盖自龙井至理安,可由翁家山,不必取道九溪十八涧。溪涧曲折,厉涉为难,非所便也。余强之而后可。

逾杨梅岭而至其地。清浅一线,曲折下注,虢虢作琴、筑声。四山环抱,苍翠万状,愈转愈深,亦愈幽秀。余诗所谓“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丁丁东东泉,高高下下树”,数语尽之矣。

余与陈、沈两君皆下舆步行,履石渡水者数次,诗人所谓“深则砅”也。余足力最弱,城市中虽半里之地不能舍车而徒,乃此日则亦行三里而遥矣,山水之移情如是。

这篇游记名为写九溪十八涧,而真正写九溪十八涧景色的,只有其中的一段。虽然笔墨很少,但九溪十八涧景色的幽秀迷人,却给读者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这里面的奥秘何在呢?

首先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层层铺垫方法,衬示出九溪十八涧景色之美。开头从一般游湖者写起:“凡至杭州者,无不知游西湖。”而游西湖者,“至三潭印月、湖心亭小坐,再至岳王坟、林处士祠,略一瞻眺,”于是便尽兴而归,自以为“今日游西湖甚乐。”这是一般西湖游客的常情。然而作者却认为,这只能称为游船上的一次高雅聚会,“谓之游湖则未也”。真是妙语惊人,使读者的精神为之一震,产生弄清西湖美景究竟在哪里的愿望。

接着,又以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赞美的冷泉亭进行铺垫,说冷泉亭之美,不仅在灵隐寺一带,即使在整个余杭郡也算它最出色。在这两层铺垫之后作者才郑重指出:“九溪十八涧乃西湖最胜处”,其景色之美,“尤在冷泉之上”。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独特看法,打破了一般游客以及著名诗人白居易游赏西湖的心理常规,自然地吸引读者追随作者的生花妙笔去游览九溪十八涧。

经过上述两层铺垫,按文意应进入九溪十八涧的具体描写,然而作者却引而不发,反而写他在同治八年(1869)“闻安理寺僧言其胜,心向往之,而卒不克一游。”写想游而未能成游,文势作一顿挫。四年之后,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应陈、沈两位儒学教官的邀约,“作虎跑、龙井之游”已打听到去九溪十八涧的路径,却因交通不便,轿夫不愿去。至此,文势再一顿挫。层层铺垫,步步蓄势,逼写出作者游九溪十八涧的向往之切,从而也衬出九溪十八涧的风景之美。

其次,就写景本身来看,作者也不是局限于具体景色的描绘,而是着眼于从整体上写出九溪十八涧景色的奇妙和壮观,展现其所特有的风姿和神韵。“清浅一线,曲折下注,虢虢作琴、筑声。四山环抱,苍翠万状,愈转愈深,亦愈幽秀”。给读者以总体的形象感受,又留下想象的广阔空间。接着又用自己写的四句诗加以概括,不仅写了远景,也写了近景;既从视觉上描写,又从听觉上描写;既写了动景,又写了静景;而且连用重叠词句,既与曲曲弯弯的自然景色显得十分和谐,念起来又音韵铿锵,朗朗上口,增添了一种诗的韵味。

最可贵的是,作者不是把笔墨停留在写景上,而是通篇着眼于写人。前面打破一般游客的常规心理是写人;写作者对“西湖之胜”的看法和“心向往之”,也是写人;最后写“余足力最弱,城市中虽半里之地不能舍车而徒。乃此日则亦行三里而遥矣。山水之移情如此。”则更是为全篇写人的点睛之笔。平时在城里平坦大道上连半里路都走不动的人,如今却在崎岖不平的溪涧水中“履石渡水”,“亦行三里而遥矣”。游兴如此之浓,步履如此之健,一反平素足力最弱之态,原因在于“山水之移情。”是九溪十八涧的清美景色,给了他力量和勇气。这样就以人的行动衬托出九溪十八涧的山水美感,表现手法是相当高明的。

猜你喜欢
  • 岑参《石犀》全诗赏析

    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向无尔石犀,安得有邑居。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 《怨诗》情诗三百首赏析

    怨诗 作者: 孟郊 【原诗

  • 白居易《中隐》全诗赏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

  • 名诗《在地层下》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在地层下》 苏金伞 冰雪 使大地沉默。 然而沉默 并不是 死亡。 眼前: 虽然是冻结的池塘 是没有颜色的田野, 是游行过后 标语被撕去的墙壁, 和旗子的碎片飘散的大街。 但是,在地层下, 要飞翔的正

  • 张镃《竹轩诗兴》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张镃《竹轩诗兴》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②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③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④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⑤ 【注释】 ①竹轩:座落在竹林中

  • 清·王士禛《初春济南作》山东济南初春之景

    此诗作于顺治十二年(1655),描写山东济南初春之景,突出泉城“一城山色半城湖”(《老残游记》第二回)的美妙风光。

  • 高适《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全诗赏析

    清川在城下,沿泛多所宜。同济惬数公,玩物欣良时。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词。昔陟乃平原,今来忽涟漪。东流达沧海,西流延滹池。云树共晦明,井邑相逶迤。稍随归月帆,若与沙鸥期。渔父更留我,前潭水未滋。

  • 《好事近·飞雪过江来赏析》

    这首词是吕渭老南渡平安抵达后,写给友人的。   词作上片写抵达江南,并报平安。“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开首二句写实,点明渡江时的季节、气候和到达地点。雪花飞扬之时,当正值寒冬季节,而此时冒雪渡江,可见当时情况比较紧急,这反映了靖康

  • 白居易《寄王质夫》全诗赏析

    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保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著。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忽从风雨别,遂被簪缨缚。君作出山云,我为入笼鹤。笼深鹤残

  • 《定西番赏析》

    这首词描写边塞风物,表现征人的乡愁。词以“紫塞月明千里”开篇。北国早寒,夜间披金甲,本已凄冷难耐。孤独中眺望远天,只见明月临关,光照千里。浩荡的月色更引发乡思。紫塞与长安之间,隔千里兮共明月,对月怀人,千载同此情感,思极入梦,因有“梦长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