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为政用典名句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就是要强调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在处理问题中要学会“下先手棋”。邓小平同志在改革之初就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发展时少。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前行的每一步,都面临着险象环生,都遭遇着暗流涌动,也必然会遇到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能在问题才现苗头时就解决问题,在机会刚显峥嵘时就抓住机会,就会“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贻误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进改革的最佳时机,不仅会造成恶劣影响,更会付出更多时间成本。因此,执政用权、推进改革,就应该洞幽烛微、明察秋毫,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了然于胸,早做应对,才能避免将问题和矛盾由小拖大、由大拖炸。这是提升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原典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春秋﹞老子老子·第六十四章
■释义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
这段话中,老子论述了未雨绸缪、未兆易谋的道理,告诫人们要见微知著,在险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防微杜渐。老子还指出,人们做事情常常功败垂成,故应当“慎终如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流传下来的这类箴言很多。诸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荀子·大略有:“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所以,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
树是村庄的灵魂,村庄是树的依靠,它们总是相依为命!虽然浓荫蔽日的地方未必就有村庄,但有村庄的地方肯定有树,在树木的遮挡下,村庄才能
-
油井旁的约会漂亮的长相,时髦的打扮她来到油井和我见面斜乜地看我一身油污哼了一句:像流浪汉……我以一阵笑声送她离去结束了这第一次也是
-
星象承乌翼,蛮陬想犬牙。俚人祠竹节,仙洞闭桃花。城基历汉魏,江源自賨巴。华表廖王墓,菜地黄琼家。霜轻菊秀晚,石浅水纹斜。樵音绕故垒,汲路明寒沙。凊风稍改叶,卢橘始含葩。野桥过驿骑,丛祠发迥笳。跳鳞避举
-
《石榴·三部乐榴花》咏石榴诗鉴赏 杨泽民浓绿
-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出处】唐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 【意思】诵读你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行,深深地体会了你宋玉的悲伤。你风流的文彩、儒雅的仪表,也真堪
-
(德)格林兄弟 〔梗概〕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几个美丽的女儿,其中最小的女儿美丽极了。太阳见过的东西可箅多了吧,但每当见到她时,太阳也要对她的美丽惊讶。她最喜欢的玩具是一个金球。 有一天,小公主在一口水
-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关于描写“场景记叙·相逢还乡”类的
-
《海棠·醉落魄正月赏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管鉴
-
[原文] 女曰鸡鸣, 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 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 弋凫与雁。 (旦、烂、雁,元部。) 弋言加之, 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 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 莫不静好。 (加、宜,歌部。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