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刘鹗《老残游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刘鹗《老残游记(节选)》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刘鹗:老残游记(节选)

刘鹗

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荡起双桨。朝北不远,便到历下亭前。下船进去,入了大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亭子上悬了一副对联,写的是“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上写着“杜工部句”,下写着“道州何绍基书”。亭子旁边虽有几间群房,也没有什么意思。复行下船,向西荡去,不甚远,又到了铁公祠畔。你道铁公是谁?就是明初与燕王为难的那个铁铉。后人敬他的忠义,所以至今春秋时节,士人尚不断的来此进香。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

老残心里想道:“如此佳景,为何没有什么游人?”看了一会儿,回转身来,看那大门里面楹柱上有副对联,写的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暗暗点头道:“真正不错!”进了大门,正面便是铁公享堂,朝东便是一个荷池。绕着曲折的回廊,到了荷池东面,就是个圆门。圆门东边有三间旧房,有个破匾,上题“古水仙祠”四个字。词前一副破旧对联,写的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过了水仙祠,仍旧上了船,荡到历下亭的后面。两边荷叶荷花将船夹住,那荷叶初枯,擦的船嗤嗤价响;那水鸟被人惊起,格格价飞;那已老的莲蓬,不断的绷到船窗里面来。老残随手摘了几个莲蓬,一面吃着,一面船已到了鹊华桥畔了。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讲到刘鹗的老残游记时说:“其书即借铁英号老残者之游行,而历其言论见闻,叙景状物,时有可观……”。此书是晚清一部别开生面的长篇游记体小说,书中多处“写景状物”极为精粹。这里选录的段落,可独立成章,向为公认之游记名篇。文中赞誉了济南“家家泉水”,始有“泉城”之称;文中渲染了“四面荷花三面柳”,成了济南以荷为市花,柳为市树的文献根据;杜甫诗句“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直为济南人引以自豪,也和此文的恰切摘引不无关系。老残游记对提高古城济南的知名度有着相当意义。

刘鹗写景状物,善于观察,运用审美视觉,多角度地体味丰富的审美趣味,从而抓住最具有代表性和特征的东西,人人皆知但又不能讲得恰到好处的东西,高度提炼,用了不到一千字,就将济南特有的最重要的名胜、古迹、景物,大明湖、千佛山、历下亭、泉水、荷花、垂柳,叙描得多姿多采,历历在目——这就是“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的济南。

刘鹗是运用语言作画的艺术大师。他善于运用速写和写意笔法,加以艺术概括和勾勒,画出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具秀色的千古名“画”;他巧妙地摘引“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的楹联,获得比作者自己触景生情吟诗,更现实、更亲切、更形象的效果,疏疏数笔,画出济南及大明湖的灵气和神韵。他同样善于运用工笔和特写的技法,把多采的千佛山及神奇的千佛山倒影,描绘得色采斑斓,层次明晰,活灵活现,美不胜收。

文章自始至终抓住读者,使你不知不觉中感到好似在跟随着老残的足迹一同游历。“午后便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一只小船”,“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随手摘了几个莲蓬”……从而使画面立体化,把静物写成动的,活的,有形貌,有色彩,有神韵,静态中有动,动态中有静。调动起读者的视觉、听觉、感情、想象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有浓厚的情趣感,确实给人以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 《隔谷歌赏析》

    【注释】:(此诗与《孤儿行》皆为文宗而作。)

  • 王国维《人间词话·叠韵不平仄》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叠韵不平仄》经典解读 叠韵不平仄 昔人但知双声之不拘四声,不知叠韵亦不拘平、上、去三声。凡字之同母者,虽

  • 七律十七首 记物言事

    一 七律春潮 张子耀 天南地北涌春潮,煦暖晴光发壮苗。 大海扬波鱼逐浪,小溪弄影柳含娇。 千蛩抖羽琴弦拨,百卉妍枝鸟语遥。 万座青山披锦绣,九州楼厦入云霄。 二 七律赏春 张子耀 今夜偏知春气暖,

  • 积累课外古诗词(课外积累的诗句)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积累课外古诗词,内容包括课外积累的诗句,课外积累的诗句,小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 白居易 (唐) - 《春题湖上》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 杜甫 (唐) - 《江汉》 月出惊山鸟

  • 古文辞类纂《苏明允书论》全文

    苏明允书论 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

  • 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写作:认同什么?

    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写作:认同什么?现时,在文化艺术领域中,跨语际学术交流、理论对话及大都会主义颇为盛行。这种风气对诗人的写作、对批

  • 王昌龄《咏浣纱溪》全诗赏析

    钱塘江上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作品赏析钱塘江在今浙江省,流经杭州入海。此诗赞美钱塘女儿的美好。诗的前两句是从正面对江上女儿进行热烈赞美。用的是倒装。诗人在

  • 《动物园的故事》作品分析

    美国“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独幕剧,是“荒诞派”戏剧名作之一。1959年初,在柏林上演。之后又在英国、奥地利、荷兰、土

  • 吕红文《岳麓回旋曲》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吕红文 【原文】: 我在岳麓山上走着,却不相

  • 七言排律 墨点笺缯

    《平水韵》 转身一句都随你,透进衷肠两别宽。 行入夕阳离话醉,掩于歧路顾人寒。 恰求未放重留滞,亦似渐开聊慰安。 杜宇啼春攲枕月,庄周梦蝶倚楼阑。 吹灯索去心初醒,滴酒寻来泪始干。 若此相思欣道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