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立德用典名句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之江新语·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等文中引用
■解读
“静”的反面是焦虑,“安”的反面是躁动,古人说“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领导干部的浮躁,表面看是一种烦躁不安的状态,实则是为官从政的一种不良作风。热衷于大拆大建,沉迷于形象工程,轰轰烈烈的剪彩换来的却是半途而废的“烂尾楼”。浮躁祸国殃民、贻害无穷,必须戒此顽疾。说到底,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患得患失,还是因为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不正确,一心想着仕途升迁,罔顾群众利益,如何静心谋划长远?正因此,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都强调,“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守做人的操守和从政的道德,才能静心思考,冷静处世,砥砺意志。
■原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春秋至秦汉﹞礼记·大学
■释义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北宋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后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这段话出自大学首章,记录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运行过程:止—定—静—安—虑—得。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目标所在,这样才能志向坚定。止:目标。朱熹大学章句释为:“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定而后能静”,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静:静心。朱熹释为:“静,谓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安:随处而安稳。朱熹释为:“安,谓所处而安。”“安而后能虑”,心安才能够思虑周详。虑:思考精审。朱熹释为:“虑,谓处事精详。”“虑而后能得”,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得:收获。朱熹释为:“得,谓得其所止。”“得其所止”,即实现目标。
-
元戏剧《关汉卿》鉴赏 《蝴蝶梦》全名《包待制
-
《海棠·七律垂丝海棠》咏海棠诗鉴赏 纳兰性德
-
名言: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注释: 在意: 在于表达意思。 句意: 说话的目的在于表达意思, 达到了表达意思的目的就不必说话了。 出处: 《庄子·外物》
-
【名句】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语出明代于谦《望雨》诗。我要把天上的银河之水引下来,变成及时雨滋润九州大地。两句诗表现了作者爱国爱民的思想。
-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终朝饱饭
-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河川。敕勒,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阴山:在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东西走向。穹(q
-
《渔家傲》是李清照的经典之作,她以渔家人的傲慢态度表达了自我志向的追求。这首词描绘了江南水乡渔家人的生活,展现了他们的豪情和乐天心态。词中充满了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李清照的《渔家傲》是一首优美的词,通过描述渔家人的生活和心态,反映了作者对自由、快乐和追求的向往。在忧愁和困扰中寻找希望与慰藉的主题在词中得到了极好地体现。这首词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也引起了读者对于自由生活和追求方式的思考。
-
毛泽东诗词《虞美人 ① ·枕上》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②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③ 。晓来百念都灰尽 ④ ,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 ⑤ ,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下古诗词背景ppt,内容包括6年级下册语文古诗ppt,6年级下册语文古诗ppt,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朗读ppt。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过程与方法: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情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