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李孝光《雁山观石梁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李孝光《雁山观石梁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李孝光:雁山观石梁记

李孝光

予家距雁山五里,岁率三四至山中,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

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从两家僮,持衾稠杖屦。冬日妍燠,黄叶布地。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腰隆起,若世之游方僧自襆被者,客冁然而笑。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类腐木根。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著霜正红,始见谓是踯躅花,绝可爱。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山水游记,或模山范水,或借山水言理,或缘山水明志,虽都写观山赏水,各有不同旨归。李孝光的雁山十记,十记的意趣也各有不同。观石梁记即以泰定元年(1324)冬一次游石梁的过程,写自己恬静淡泊的情怀。

雁荡山距李孝光家仅五里,他每年都要到山中三四次,“每一至,常如遇故人万里外”,相距甚近,相见频繁,还如万里外与故人相遇,情深意厚,自可想见。视雁山为故人,则山水情趣,自然和自己融洽如一了。

作家写石梁,既是远离尘嚣的静境,又是别具情趣的人境,将自己的社会理想、人生观念融注入客体。这里的立石,是“髡然如浮屠氏,腰隆起,若世之游方僧自襆被者”,僧人秃顶,“腰隆起”,佝偻如老人,似背着个被褥包袱。在冬日照耀下,遍地黄叶的衬托下,这“游方僧”似漫步于方外之境,可是寂静之中又似乎感受到生命的律动。这里的鸟鸣,无喧闹之势,无嘈杂之声,真是“鸟鸣山更幽”。在落日光下,暮蔼之中,紫气氤氲的氛围中,“鸟相呼如归人”,山间岑寂,可又跳动着生命的活力。这里的石梁,高大空旷,纯然是无人之境,且给人以落漠息虑之感,可是绝壁上倒挂着的杜鹃花,灿然焕采,沉寂的境地闪出鲜丽的光采。这里的月夜,“白云西来如流水”,则较之白天更为清静,可是橡栗堕落,“铿镗宛转”之声,既打破了原先的寂静,又反衬了环境的静穆,使冷静的境地进射出绝妙的音响。

作者写这次游石梁,同行的有两位朋友、两个家僮,共五人,可是沿途无一言议论,无一语感叹,仅“客冁然而笑”以显示反应。到山寺后,有僧人接待,有主客对饮,竟至“客主俱醉”,可是仍然是“灯下相顾,苍然无语”。作者不以人物言语写观感、发议论,而将内心感受不露痕迹地体现于所写景物上。这既显得含蓄蕴藉,又能触发读者的神思,且与作者借景寓意的意图相表里。

本文虽然是寄情于景,寓意于物,可是仍不失游记的体式,按照时移景迁记叙游踪,由白天到日暮,由入夜到月没,由夜半到天晓,时序分明,脉络可辨。

李孝光早年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且自号“五峰”,可见他是以林泉自喻,因而石梁也就成了他自身品格和情趣的载体和喻体。唯其身为隐士,他才景慕如此静谧的境界,向往恬淡闲适的生活,显示了对宦海官场的鄙弃。但他又不是心如枯井,风波不兴,情同槁木,寸芽不发,在静穆之中仍潜藏着一股活力,郁勃着一种生机,他看到石的有趣,鸟的相亲,花的可爱,友的情谊。他于元至正三年(1343)应诏入京,官至文林郎秘书丞,正是这种积极用世之心不泯的表现。

猜你喜欢
  • 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名言: 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注释: 筹策: 计谋。帷帐: 将帅的营幕。 句意: 在军营帐幕中策划战略计谋, 能使在千里之外作战的军队获取胜 利。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 李白《别鲁颂》全诗赏析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 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全诗赏析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辨色宜相

  • 《花非花·花非花赏析》

    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

  • 苏轼《金沙台》全诗鉴赏

    雨後东风渐转和,扣门迁客一经过。王孙采地空珪璧,长者芳声动薜萝。正尔谪居怀北阙,聊同笑语说东坡。山林台阁原无异,促席论心酌叵罗。

  • 《雝》情诗三百首赏析

    雝 作者: 梁颖甫 【本书体例】

  •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赏析》

    本词上片着重叙事,写廖叔仁于秋天去朝廷任职,勉励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下片着重抒情,慨叹自己关心国事,有政治抱负,虽年老不变,但仕途失意,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绘临安宫殿雄伟,并以钱塘怒潮作陪

  • 高适《酬司空璲少府》全诗赏析

    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

  • 无逸·《尚书》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夏灭商立,商亡周兴,周初统治者常慨叹“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因此一个问题时时萦绕于他们脑际:如何才能使周的统治永远维持下去?

  •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鉴赏

    古文观止·魏晋南北朝文·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