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廉政用典名句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俭”与“侈”对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影响,在“百善俱兴”与“百恶俱纵”的强烈对比中呈现得淋漓尽致。习近平同志引用这句话表明,节俭与奢侈绝不仅仅是个人生活问题,更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为政之德。正因为此,中央不仅重拳整治奢靡之风,而且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把反对浪费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给奢侈浪费者划定制度“红线”,给以身试法者设定“高压线”。对此,习近平同志还引用人民日报一篇文章的话加以强调:清则心境高雅,清则正气充盈,清则百毒不侵,清则万众归心。
■原典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释义
格言联璧由清代学者金缨编著,汇集历代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堪称一座包罗万象的格言宝库。全书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共十类。这些格言警世醒心,启迪教育人们求真、向善、趋美。
“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意为:节俭就会有节制,有节制则百善都会兴起;奢侈就会放肆,放肆则百恶都会爆发。
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墨子说过:“俭节则昌,淫佚则亡。”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史上,秦穆公奉行“以俭得之,以奢失之”的为政理念,勤俭治国,为秦的强大乃至后来的统一打下坚实基础;汉文帝崇尚勤俭,“露台惜费”,力戒奢侈,从而开创了“文景之治”。
-
三载为吴郡,临岐祖帐开。虽非谢桀黠,且为一裴回。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
【3825】决战大数据(升级版):大数据的关键思考(车品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 8万字,2016年4月第1版,56 9元)△共三部分(15章):①
-
原文 陈秀公 1 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 2 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 3 、寒食 4 ,诏许两往镇江展省 5 。两州 6 送迎,旌旗舳舰,官吏锦锈,相属 7 于道,今古一时之盛
-
梁惠王 ① 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 ② 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
豫陕川行感慨深读《豫陕川行小纪》关于汉武帝的一节后,对这个历史人物发生兴趣,想从《史》《汉》中印证一下。印证的结果也是“三七开”,
-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作品赏析【注释】:李商隐生活的年代,“牛李党争”激烈,他因娶李党王茂元之女而得罪牛党,长期遭到排抑,仕途潦倒。尽管如此,他与王氏始终情笃意深。宣宗
-
大地的语言一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从来没有去过河南,从机场出来,上高速,遥遥地看见体量庞大的郑州市出现在眼前。说城市体量庞大,不
-
芬兰诗歌 从时代特征上说,芬兰诗歌分为古代诗
-
八月阴山雪满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2〕 插天绝壁喷晴月,擎海层峦吸翠霞。 〔3〕 松桧丛中疏畎亩 〔4〕 ,藤萝深处有人家。横空千里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夸。 〔5〕 〔1〕该诗描绘了阴山山脉的奇丽雄
-
秦武王谓甘茂曰 ① :“寡人欲车通三川 ② ,以窥周室 ③ ,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 ④ ,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 ⑤ 。甘茂至魏,谓向寿:“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 ⑥ ,然愿王勿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