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陈情表》译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陈情表》译文与赏析

陈情表

陈情表

西晋·李密

【题解】

李密,又名虔,字令伯。他自幼丧父,在祖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李密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在蜀国曾任尚书郎,以文学才辩见称于世。蜀汉灭亡后,晋武帝任命他为太子洗马。李密以奉养年迈的祖母为由,说明了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本文所述之事。据说晋武帝看了此表后被他的孝心所感动,赏赐他奴婢二人,并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2]。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3],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4],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注释】

[1]险衅:灾难祸患,指命运坎坷。

[2]见背:背我,弃我而去。指去世。

[3]愍:同“悯”,怜悯。

[4]茕茕孑立:生活孤单无靠。茕,孤单。孑,孤身独立。

【译文】

臣李密呈言:我因为命运坎坷,很早就遭受不幸。刚生下六个月,父亲就离开了人世。四岁的时候,舅舅就逼迫母亲改嫁。我的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又多病,于是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经常病魔缠身,九岁还不能走路;始终孤独无依靠,直到长大成人。我既没有叔伯,也没有兄弟;家门衰落,缺少福气,到了晚年才有了儿子。外面没有关系亲近的亲戚,家里也没有看管门户的僮仆;一个人无依无靠独立地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伴。而祖母刘氏很早就被疾病缠身,经常躺卧在床不能起身;我侍奉饮食汤药,从来没有离开过。

【原文】

逮奉圣朝[5],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6];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7]。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8]。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注释】

[5]逮:到了。圣朝:对当时西晋的美称。

[6]察:考察,举荐。

[7]陨首:散失头颅。比喻誓死报效。

[8]逋慢:回避怠慢。逋,迟延,拖延。

【译文】

等到晋朝成立以后,我享受着清明政治的教化。先有逵太守举荐我为孝廉;后有荣刺史举荐我为秀才。我因为家中无人赡养祖母,所以推辞没有遵命。陛下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恩,任命我为洗马。以我这样微贱的人去侍奉太子,就是杀身捐躯也不能回报皇上您的。对此,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推辞不去就职。不料诏书急切严厉,责备我回避怠慢。郡县官吏不停地催我上路;州官也亲自登门督促,显得比星火还要急。我也想奉旨为朝廷效力,可是祖母的病日见加重;想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诉依然得不到允许。我现在进退两难,实在窘迫。

【原文】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9],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10]?但以刘日薄西山[11],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注释】

[9]过蒙拔擢:过,超出常规。拔擢,提升。

[10]有所希冀:指有其他非分的希望。

[11]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年老将死。

【译文】

圣明的朝代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老年人,尚且受到怜悯赡养;何况我的孤苦无助又特别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在蜀汉任过职,做过郎中和尚书郎,图的也就是高官厚禄,不计较名气节操。如今我也只是一个亡国之奴,实在渺小鄙陋,却承蒙超常的提拔,赏赐的官禄又是如此丰厚,我怎么还敢犹豫彷徨,有其他非分的希望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已经如同迫近西山的落日,奄奄一息,现在生命已经是危在旦夕。我如果没有祖母的抚养,就不可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顾,也就不可能度过她剩下的岁月。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愿停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原文】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12],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13],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注释】

[12]乌鸟私情:相传乌鸦是孝鸟,长大后反哺其母,比喻为人子者能孝养其亲。

[13]庶:庶几,或许。

【译文】

我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我能效力于陛下的日子还多,而向祖母尽孝的日子却很短了。乌鸦尚且能够反哺,我也希望能够侍奉祖母直到她终老。我的苦衷,不仅仅蜀地人士和二州长官有目共睹,而且天地神明也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允许我这个小小的要求;让我陪伴祖母,或许可以使她安享余年。我活着定当杀身捐躯尽忠报国,死后也愿意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惠,我怀着牛马在主人面前的恐惧心情,谨此上表禀告陛下。

【评析】

文章主要是申诉自己不能应诏出仕的苦衷,以叙事来传情,又寓理于情。作者首先陈述自己幼年时的不幸遭遇和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突出祖母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为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而必须赡养老人,直至终老,进而阐明了自己终养祖母恪尽孝道的决心。

接着说明祖母被病魔缠身,危在旦夕而陛下又屡次征召的过程,写自己希望待在祖母身边以尽孝道。体现出自己既想致力于为朝廷服务,又想行孝道的进退两难的处境,也希望能博得武帝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晋武帝的感激之情。圣上对自己宠爱有加,于情于理都应该为国家效力,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

本文语言新颖贴切,脍炙人口,作者善于形容比喻,文中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成为传颂千古的成语。

猜你喜欢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国学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出处和解释

    【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语出唐代李白《上李邕》诗。有朝一日,大鹏随风飞起,直上到九万里的高空。假使风停,大鹏落下来,也能掀起巨大的海浪。作者以大鹏自比,

  • 钱起《远山钟》

    钱起《远山钟》唐山水诗鉴赏 钱起 风送出山钟,云霞度水浅。 欲寻声尽处,鸟灭寥天远。 这首小诗,粗读只觉得平淡无奇,而细细品味,却能发现诗中别有一番情趣。那么,它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此诗的题目是《远山

  • (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和意境解读

    (宋)王观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鉴赏 在文艺作品里运用一些俏皮话,不是低级庸俗的打趣,既不损

  • 苏轼《五色雀?并引?》全诗鉴赏

    .海南有五色雀,常以两绛者为长,进止必随焉,俗谓之凤凰,云久旱而见辄雨,潦则反是。吾卜居儋耳城南,尝一至庭下,今日又见之进士黎子云及其弟威家。既去,吾举酒祝之曰:若为吾来者,当再集也。已而果然,乃为赋

  • 刘禹锡《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全诗赏析

    建节东行是旧游,欢声喜气满吴州。郡人重得黄丞相,童子争迎郭细侯。诏下初辞温室树,梦中先到景阳楼。自怜不识平津阁,遥望旌旗汝水头。

  • 王勃《羁游饯别》全诗赏析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 魏新《一座县城的足球野史》

    我们县大,人多,踢球的人少。印象中,上一代人的体育运动主要是篮球和排球,当然,还有乒乓球。我小时候都没见过足球,一直到上初中,

  • 《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 [2]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 [3] ,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 [4] ,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5] ,

  • 李商隐《相思》全诗赏析

    相思树上合欢枝,紫凤青鸾共羽仪。肠断秦台吹管客,日西春尽到来迟。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