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原善(上)》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原善(上)戴震
善:曰仁,曰礼,曰义,斯三者,天下之大本也。显之为天明谓之命,实之为化之顺谓之道,循之而分治有常谓之理。命,言乎天地之中昭明以信也;道,言乎化之不已也;理,言乎其详至也。善,言乎无淆杂也;性,言乎本于天,征为事能也。言乎其同谓之善,言乎其异谓之材,因材而善之谓之教。材以类殊则性殊,人之材不侔也,而相肖以类,故性亦相近。得化育之正以为形气,而秀发于神,材也。善则其中正无邪也。材一于善,不贰其德也,智仁勇是也。
血气心知之性,人皆有之,非二本然也;分而言之,惧夫人之与天地日以隔也。血气心知之性主乎材,天之性全乎善。主乎材者成于化,全乎善者通于命。成于化者道,通于命者德。心之恭见于貌,心之从见于言,心之明见于视,心之聪见于听,心之睿见于思,此之谓能尽其材。名其无妄谓之诚,名其不渝谓之信。言乎顺之谓道,言乎信之谓德,行于人伦庶物之谓道,侔于天地化育之谓诚,如听于所制者然之谓命。是故生生者,化之原;生生而条理者,化之流。动而输者,立天下之博;静而藏者,立天下之约。博者其生,约者其息;生者动而时出,息者静而自正。至动而条理也,至静而有本也。卉木之株叶华实谓之生,果实之白全其生之性谓之息。君子之于问学也,如生;存其心合天地之心,如息。人道举配乎生,性配乎息。生则有息,息则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
生生者,仁乎!生生而条理者,礼与义乎!何谓礼?条理之秩然有序,其著也;何谓义?条理之截然不可乱,其著也。得乎生生者谓之仁,得乎条理者谓之智。至仁必易,大智必简,仁智而道义出于斯矣。是故生生者仁,条理者礼,断决者义,藏主者智。仁智中和曰圣人;圣合天,是谓无妄。无妄之于百物生生,至贵者仁。仁得则父子亲,礼得则亲疏上下之分尽,义得则百事正,藏于智则天地万物为量,归于无妄则圣人之事。
-
张说凉风吹夜雨, 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 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 塞上重笳音。
-
琴,俗称古琴,是一种拨弦乐器,音调高雅。古人常以琴声寄意,表达其喜怒哀乐,志趣抱负。这首诗就是托物言志、抚琴抒怀之作,表现出曲高和寡、知己难觅、怀才不遇的心声。首二句开门见山,入手擒题。“三尺枯桐树,相随年岁深。”传说神农造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故王安石有“三尺空弦膝上桐”(《和张仲通见寄三绝句》之一
-
【题解】这是一首代宫中嫔妃所作的怨诗。此诗写一位不幸的宫人,盼望君王临幸 而终未盼得,展示了她幽怨不已的内心世界。此诗用语明快,自然浑成,情感逐层深入, 尤为深沉。时夜已深,盼君临幸而不得,郁悒上床,
-
这是安德烈·勃勒东*所写的随笔集,发表于1925年。此书是他鼓吹“自动写作”、体现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1924年勃勒东起草发表了第一
-
【5402】中共党史知识问答(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编,罗平汉主编,人民出版社,24万字,2021年1月第1版,68元)△45题: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
-
【3561】人类的历史([印]尼赫鲁著,高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3 8万字,2016年4月第1版,56元) △印度开国总理给继任总理的“函授历史课
-
旧迹依然已十秋,雪山当面照银钩。怀恩泪尽霜天晓,一片余霞映驿楼。
-
名言: 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注释: 立爱: 培养起爱心。家邦: 指诸侯、大夫的家与领地。 句意: 只有在亲人中培养起爱心, 在对长辈的相处中培养起敬老的道德, 在自己的家国实行,
-
典源出处 南朝宋刘敬叔 《异苑》卷七: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隔,何意相照耶?峤
-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文评文论”类的诗句。 乘兴落笔使五岳为之摇撼,诗成之势能凌驾于沦洲之上。表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