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林》原文与鉴赏
作者: 许彦政 【本书体例】
【原文】:
胡为乎株林(1)?从夏南兮(2)!匪适株林(3),从夏南兮!
驾我乘马(4),说于株野(5)!乘我乘驹(6),朝食于株(7)!
【鉴赏】:
毛诗序云:“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也。”据此,这是一首讽刺陈灵公君臣同夏姬淫乱的讽刺诗。诗序的说法同诗内容是相一致的,文献记载也证明了这一点。据春秋、左传、国语等史书记载:郑穆公的女儿夏姬姿色美艳而淫荡,嫁于陈国大夫夏御叔,生子征舒,御叔死后,陈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均与夏姬私通,“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左传·宣公九年)。陈灵公君臣成天在夏家鬼混,不理朝政,并将夏姬送给他们的内衣拿到朝廷上夸耀来取乐。这种无耻行径,遭到朝臣的批评,象大夫泄冶就规劝陈灵公他们“公卿宣淫,民无效焉”。陈灵公表面上假装接受批评,表示悔过,但背地里毫无悔改之意,且对泄冶怀恨在心,暗使孔宁、仪行父将泄冶除掉,继续同夏姬私通,日复一日地在夏家饮酒作乐,丑态百出:“公谓行父曰:‘征舒似女’。对曰:‘亦似君’。”这种肆无忌惮的玩笑最终使征舒无法忍受,“征舒病之。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左传·宣公十年)。落了个可耻的下场。孔宁、仪行父也仓皇地出逃到了楚国。株林这首诗正反映了这一历史的真实。
全诗共两章,语言十分简洁质朴,在质朴中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讽刺天才。“胡为乎株林?从夏南。”一开头诗人用一设问句,发问突兀陡然:你们到株林去干什么呢?这里诗人不直接点破陈灵公三人所从事的荒淫勾当,而是巧妙地绕了个弯,采用欲擒故纵之法,替陈灵公回答:追随夏南。陈灵公他们时常奔走于夏邑,这本身在古代就是非礼的,礼记·礼运就有“诸侯非问病,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可见去夏氏封邑,已经受时人非议,而何况陈灵公又同夏姬私通,更是路人皆指斥的恶德。正是基于此,陈灵公每找借口去株林是为了找夏南,到株林的郊野同夏南或狩猎,或野餐就很自然成了向周围的人塞责之词。陈灵公等人的行为路人皆知,“从夏南”的遮掩,怎好蒙混过关,真是欲盖弥彰。诗人表面上替陈灵公掩饰一下,其实是顺手将他们推到大庭广众之下,使其言行不一的可笑可恶之相活灵活现,诗人巧妙地撕去其伪装,暴露其本质,从而达到了绝妙的讽刺效果。“匪适株林,从夏南”,诗人穷追不舍,犹如舞台上的旁白一样,一口气不无揶揄地向观众说道:哈!他们不是去株林,是找夏南。观众心里明白,诗人心里更明白陈灵公等人是私通夏姬。由诗人这样一强调,使人忍挨不住,收到了强烈的喜剧艺术效果。到这里就很自然地将陈灵公、孔宁、仪行父三人推到舞台正中,让他们开始滑稽的表演。第一章看似平淡,而其实言约意丰,含蓄微妙,讽刺批评可谓入木三分。
第二章有人认为是国人之语,有人认为是替他们赶车的御者之言,但都很难讲通。笔者以为,这是诗人转换了一个叙述角度,十分俏皮地分别摹拟陈灵公君臣的口吻,对他们继续进行无情的嘲讽。“驾我乘马,说于株野。”这是摹拟陈灵公的口吻:驾起我的四匹大马,去到株的郊野去歇息。何以见得,何休公羊传注云:“礼,大夫以上至天子,皆乘四马,所以通四方也。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曰驹,高五尺以上。”清楚地表明陈灵公的代步工具称马。“乘我乘驹,朝食于株”。这是摹拟孔宁、仪行父二人的语气:乘坐我们的驹儿,到株林去吃早饭。四句诗将三人轻佻的语气,得意洋洋的神态摹画得神形酷肖。四句诗是分别描摹君臣的,但又是互相补充,互相衬托的,不可完全割裂开来。这是诗人的高妙之处,在于他不发表任何议论或感慨,只是用客观的白描手法将他们三人的言行和盘托出,让陈灵公君臣自我表演,他们表演得越卖力,喜剧效果越强烈,讽刺批判的锋芒便愈犀利。巧妙的摹拟手法,将陈灵公君臣的丑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根据以上分析,这首诗的作者应该是象泄冶一类的士大夫之作,国人对陈灵公的行为不会那么一清二楚,所以不会是国人,也不会是“赶车的御者”。
古代文论家历来重视诗文的含蓄、委婉,忌浅切直露,而株林充分地显示了含蓄委婉这一批评要求,唯其含蓄,才创造出了别有天地的艺术境界,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自由天地。株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还要数讽刺的艺术手法,前已述及,容不赘言。
-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①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②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
-
【3738】中浦讲坛•2011(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务部编,2012年2月)△第53讲—第66讲,特稿1-3。国际形势与外交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高谈付梁
-
月华边。万年芳树起祥烟。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当千。端门清昼,觚棱照日,双阙中天。太平时、朝野多欢。遍锦街香陌,钧天歌吹,阆苑神仙。昔观光得意,狂游风景,再睹更精妍。傍柳阴,寻花径,空恁[身单]辔垂
-
普天乐·愁怀 张鸣善 雨儿飘,风儿扬。 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 风萧萧梧叶中,雨点点芭蕉上。 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 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
-
回中峰火入。塞上追兵起。此时边朔寒。登陇思君子。东顾望汉京。南山云雾里。赤螭媚其彩。婉娈苍梧泉。昔者琅琊子。躬耕亦慨然。美人岂遐旷。之子乃前贤。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颓迁。道心固微密。神用无留连。舒可弥宇
-
王魁者,魁非其名也,以其父兄皆名宦,故不书其名。魁学行有声,因秋试触讳,为有司搒。失意浩叹,遂远游山东莱州。莱之士人,素闻魁名, 日与之游。一日,为二三友招,过北市深巷,有小宅,遂叩扉。有一妇人出,年
-
晁端礼《行香子》晁端礼 晁端礼 别恨绵绵。屈指三年 ① 。再相逢、情分依然。君初霜鬓 ② ,我已华颠 ③ 。况其间有,多少恨,不堪言 ④ 。小庭幽槛 ⑤ ,菊蕊阑斑 ⑥ 。近清宵、月已婵娟 ⑦ 。莫思
-
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 排调》:谢公 (安) 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温) 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 (崧) 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累违朝旨,高卧
-
俞安期《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通明阁》写景抒情诗词赏析
刘仙巖十咏爲张质卿赋(并序):通明阁刘仙巖(1),仙人刘仲远所居。抵山之半,入户旋返而上登者,爲升真洞,仲远鍊真沖举(2),咸在兹焉。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