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学《八羹污朝衣》译文与赏析
八羹污朝衣
八羹污朝衣
刘宽仁恕,虽仓卒未尝疾言剧色。夫人欲试之,趁朝装毕,使婢捧肉羹翻污朝衣。宽神色不变,徐问婢曰:“羹烂汝手耶?”
【译文】
刘宽仁慈宽厚,即使在仓促之中也不曾疾言厉色。他的妻子想试试他,在他刚穿好上朝的衣服的时候,派奴婢送来一碗肉汤给他,并且故意泼洒在刘宽的身上,弄脏朝衣。刘宽神色不变,慢条斯理地问奴婢说:“汤烫坏你的手了吗?”
【评析】
刘宽在穿好朝服准备上朝的紧要关头,一位奴婢不小心将汤泼在他的身上,这一定会耽误上朝的时间。但是刘宽却并没有为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而大发雷霆,并没有因为朝服被弄脏而怪罪于奴婢,而是神情自若,反而关心奴婢的手是不是被肉汤烫坏了。刘宽仁慈宽厚的品格,由此可见一斑。
“仁者,爱人”,这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以“仁”的精神对待他人,这样或许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失,在心理上会感到有些不舒服,但是当我们忍受种种不悦,身体力行实践“仁”的文化时,最终将会发现,“仁”使我们进入了一种和谐发展的人生境界。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有些摩擦、误解乃至纠葛、恩怨,如果对此念念不忘、斤斤计较,那就好像让“仇恨袋”压在自己身上,或者堵在自己路上一样,使得生活举步维艰。倒不如宽容一点,忍耐一些,退让一步,路才更容易走。
典例阐幽仁义治国得民心
“仁”其实是爱心的培养和表达,采取宽厚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而不是横眉冷对。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培养出色的做事技巧,需要我们增加自己的亲和力,培养自己“和为贵”的心态。即使与不友善的人打交道,我们也需要忍耐,以微笑示人,以宽容待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开尴尬的局面,推动事情的顺利发展。有这么一则故事便说明了以上观点。
有一年冬天,卫灵公下令调集民工在宫中挖一个大池塘。天气严寒,百姓劳作非常辛苦,但却敢怒不敢言。
大臣宛春知道了这件事后,便劝卫灵公:“天气如此寒冷,还要兴办工程,恐怕会损害老百姓。”“我不觉得天很冷呀。”卫灵公不以为然地说。
宛春说:“国君您穿着狐皮裘,坐着熊皮席,屋里又有火炉,当然不会觉得冷了。而现在老百姓的衣服捉襟见肘,破旧不堪,鞋子坏了都来不及修补。您是不觉得冷,而百姓却感到冷得很!”
卫灵公称赞地点点头道:“你说得很好,我马上下令停工。”他立即下令停止了修池工程。宛春告退后,侍从们都在一旁劝说道:“国君您下令要民工挖池,如果百姓知道是因为宛春劝谏大王,而下令停止工程,这样做会使百姓感激宛春,而怨恨您的。这恐怕对国君您不利吧!”
卫灵公对此不以为然,淡然一笑,说:“你们过虑了,怎么会这样呢?宛春不过是鲁国的一个平民而已,而我任用了他,老百姓对他的了解还很少。现在我要让老百姓通过这件事了解他。而且宛春有善行就如同我有善行一样,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吗?”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国古诗词大会目的,内容包括《中国诗词大会》有什么意义,《中国诗词大会》意义在哪里呢,举办中华诗词大会有何意义。诗心和鸣,共筑中国梦 业内评价,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传承类节目,将诗歌与媒体、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探索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文化展演
-
知天之所为 ① ,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 ② ,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③ 。虽然,有患 ④ 。夫知有所待而后当 ⑤ ,其所
-
中国化的因果报应及神不灭论思想不仅引起了反对佛教的一方的责难,也招致了大乘空宗学者鸠摩罗什的尖锐批评。鸠摩罗什曾与慧远多次书信来往,但始终未能说服慧远真正接受大乘空宗的思想。由于以慧远为代表的中国僧人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在元世祖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网盘思维导图记忆古诗词,内容包括如何用思维导图背古诗词,用思维导图背文言文,古诗词,如何用思维导图快速记忆古文——实例《师说》。以崔颢的“黄鹤楼”为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出处】唐杜牧《 春晓 》 【意思1】春天夜里,好睡得很,直到黎明时刻,仍在床上迷糊地睡着,丝毫不觉得外面已是天光明亮了,此时只听见户外处处是小鸟的叫声;便想起昨天晚上
-
(孔)子曰:“《关雎》 ① ,乐而不淫 ② ,哀而不伤。”(《论语·八佾》二十) 注释 ①《关雎》是《诗经》的首篇,诗中运用起兴、排比的手法,借助想象,描写了一位男子追求他心目中理想女性而不得的忧思,
-
宠新卿典礼,会盛客征文。不失迁莺侣,因成贺燕群。池台晴间雪,冠盖暮和云。共仰曾攀处,年深桂尚熏。 作品赏析【注释】:原题: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子(座主于萧尚书下及第。得群字韵。)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
【名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而不亡者也。天子者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百官畏君,群吏畏长吏,百姓畏上,君子畏公议,小人畏刑,子弟畏父兄,卑幼畏家长。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
-
八月端午八月端午 【原文】 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1]。张说[2]《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