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五子之歌第三》译文与赏析
五子之歌第三
五子之歌第三
【原文】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油,作五子之歌。太康尸位[185],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186],畋于有洛之表[187],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188],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189],徯于洛之汭[190]。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191]。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192];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193],外作禽荒[194],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195]。”其三曰:“惟彼陶唐[196],有此冀方[197]。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198]。”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199],贻厥子孙。关石和钧[200],王府则有。荒坠厥绪,复宗绝祀。”其五曰:“呜呼易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201]?郁陶乎予心[202],颜厚有忸怩[203]。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注释】
[185]太康尸位:太康,夏王启的儿子,大禹的孙。尸,主。古代祭祀时,鬼神的代表叫尸。像鬼神的代表一样处在位子上,而不做事,叫尸位。
[186]盘游:盘,乐。游,遨游。
[187]畋(tián):田猎。有洛之表:有洛,洛水。有洛之表,谓洛水的南面。
[188]有穷后羿(yì):有穷,国名。后,君主。羿,人名,有穷国的君主。
[189]御:侍奉。
[190]徯于洛汭:徯,等待。汭,河水的弯曲处。
[191]一:皆,都。
[192]懔:危惧,害怕。六马:六匹马驾车,不容易调和。用朽索驾驭六匹马,形容危险得很。
[193]色荒:荒,迷乱。迷乱于女色,叫色荒。
[194]禽荒:禽,鸟兽。迷乱于捕猎兽,叫禽荒。
[195]或:有。
[196]陶唐:指尧帝,尧帝属陶唐氏。
[197]冀方:冀州,指今山西和河北西部,是尧帝的政治中心。
[198]厔(zhì):至。
[199]典:法。
[200]关石(dàn)和钧:关,门关的税收。石,斛,古代计量单位。和,平。钧,通均。关石和钧,赋税和计量都平均。
[201]畴:谁。
[202]郁陶:郁闷、悲哀。
[203]忸怩:心里惭愧。
【译文】
太康失国以后,他的五个弟兄在洛水眺望太康,多日不见踪影,于是作五子之歌述说心中的忧伤。话说,太康处在尊位而不理事,又喜好安乐,丧失君德,众民都怀着二心。竟至盘乐游猎没有节制,到洛水的南面打猎,百天还不回来。有穷国的君主羿,因人民不能忍受,在河北抵御太康,不让他回国。太康的弟弟五人,侍奉他们的母亲跟随太康,在洛水湾等待他。这时五人都埋怨太康,因此叙述大禹的教导而写了这组诗歌。其中一首说:“伟大的祖先曾有明训,人民可以亲近而不可看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我看天下的人,愚夫愚妇都能对我取胜。一人多次失误,考察民怨难道要等它显明?应当考察它还未形成之时。我治理兆民,恐惧得像用坏索子驾着六匹马;做君主的人怎么能不敬不怕?”
其中第二首说:“禹王的教诲这样昭彰,可你在内迷恋女色,在外游猎翱翔;喜欢喝酒和爱听音乐,高高建筑大殿又雕饰宫墙。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就没有人不灭亡。”其中第三首说:“那陶唐氏的尧皇帝,曾经据有冀州这地方。现在废弃他的治道,紊乱他的政纲。就是自己导致灭亡!”其中第四首说:“我的辉煌的祖父,是万国的大君。有典章有法度,传给他的子孙。征赋和计量平均,王家府库丰殷。现在废弃他的传统,就断绝祭祀又危及宗亲!”其中第五首说:“唉!哪里可以回归?我的心情伤悲!万姓都仇恨我们,我们将依靠谁?我的心思郁闷,我的颜面惭愧。不愿慎行祖德,即使改悔又岂可挽回?”
【解析】
五子之歌可说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是对帝王亡国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夏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荒废政事,不理民情,人民不堪忍受。有穷国君羿率人民在黄河北岸抵御太康返回国都,从而使太康失去帝位。太康去洛南打猎时,他的五个弟弟侍候他们的母亲同去了,太康被阻后。五个弟弟在洛水之北等候了一百多天,始终不见太康回来,于是作了五首歌,表示对太康的指责和怨恨。五子的名字,书传没有记载,大概被有穷国后羿立为王的仲康是其中的一个。文中说:“五子成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事实上;只有前两首是陈述大禹的告诫,后三首分别是恨亡国都、恨绝宗祀和追悔不及的感慨。
-
祭文赏析·《祭师文》(佚名) 呜呼!惊雷突至,
-
古文·孟门山 郦道元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1)
-
先王设之庠序学校,而习以诗书礼乐,所以教民孝。|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先王设之庠序学校,而习以诗书礼乐,所以教民孝。》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道应训〕 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是故聪明睿智 ① ,守之以愚 ② ;多闻博辩,守之以陋;武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贵广大,守之以俭;德施天下,守之以让。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
-
赣西宜丰县云峰坛南麓,有一座连绵不断的竹林山,叫罗家山。山上竹林似海,郁郁葱葱,山脚下就是我的老家。我生长在竹林深处,从小就与竹子
-
柳宗元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
-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北魏著名将领。原叫拓跋英,孝文帝姓氏改革后,即为元英,南安王拓跋桢子,字虎儿,性聪敏,博闻强记,善骑射,通音乐,微晓医术。孝文帝时,为都督梁、益、宁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孝文帝南伐齐时,为梁
-
韩愈文《原道》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
-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雄剑挂壁,时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