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礼记全集《问丧》原文赏析与注解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礼记全集《问丧》原文赏析与注解

问丧

【题解】

郑玄说:“名曰问丧者,以其善问居丧之礼所由也。”本篇前半部分记述居丧哭泣的礼节,后半部分以问答形式解释了袒、免、拄杖的意义,义在阐明“丧礼主哀”、“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的道理。

【原文】

亲始死,鸡斯[1]徒跣,扱[2]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

【注释】

[1]鸡斯:当为“笄缅”。笄是固定发髻的,缅是包裹发髻的帛。到了第三天,笋缅也要去掉,改成用麻绳束发。

[2]扱:插,掖。

【译文】

父母亲刚刚断气,孝子要脱下吉冠,露出发笄和裹髻的帛,光着脚,把深衣前襟的下摆掖在腰带上,双手交替捶着胸口痛哭,那种悲伤万分的心情,那种痛不欲生的心情,真是五内如焚,一点水也喝不进,一口饭也吃不进,一连三天都不生火,所以左右邻居只好熬点糜粥让他喝让他吃。因为内心无限悲哀,所以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因为痛不欲生,所以不想吃也不想喝,也不讲究穿什么为好。

【原文】

三日而敛,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3],哭踊无数。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懑气盛,故袒而踊之,所以动体安心下气也。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4],殷殷田田[5],如坏[6]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7]踊哭泣,哀以送之。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

【注释】

[3]动尸:小殓、大殓及殡时都要迁动尸体。举枢:谓启殡及葬时。

[4]爵踊:像麻雀那样地双足跳跃。爵,通“雀”。

[5]殷殷田田:象声词。象妇人捶胸、跺脚之声。

[6]坏:当作“培”。培墙,就是添土筑墙。

[7]辟:作“僻”,捶胸的意思。

【译文】

士在死后三天举行大殓。死人放在床上叫做尸,装进棺材叫做柩。每一次迁动尸体,每一次抬起灵柩,孝子都要尽情地痛哭跺脚。那种万分悲伤的心情,那种痛不欲生的心情,悲哀烦闷,达到了即将爆炸的地步,所以孝子才袒露左臂,跺脚痛哭,以此来安定情绪,使烦闷之气得到发泄。妇人不适合袒露左臂,所以敞开外衣前襟,双手捶胸,两脚一齐跺地,乒乒乓乓,发出的声音就像筑墙一般,这都是悲哀万分、痛不欲生的表现啊!所以孝经上说:“捶胸跺脚,痛哭流涕,用悲伤的心情送别死者。”把死者的形骸送到墓地埋葬,把死者的灵魂迎接回来加以安顿。

【原文】

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求而无所得之也,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亡矣丧矣!不可复见已矣!故哭泣辟踊,尽哀而止矣。心怅焉怆焉、惚焉忾焉,心绝志悲而已矣。祭之宗庙,以鬼飨之,徼幸复反也。成圹而归,不敢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哭泣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

【译文】

孝子在往墓地送葬的时候,眼睛瞻望着前方,显出焦急的神情,就像是在追赶死去的亲人而又追赶不上的样子。葬毕哭着返回的时候,孝子的神情彷徨,就好像有什么心事没有了结似的。所以孝子在前往送葬的路上,就像幼儿思慕父母那样哭泣不止;在葬毕返回的路上,又像是担心亲人的神灵不能跟着一道回来而迟疑不前。满腹心事而未曾了结,回到家里,推门一看,却怎么也见不到亲人的影子;上堂看,见不到亲人的影子;进到亲人的住室再看,还是见不到亲人的影子。这样看来,亲人是真正地死了,走了,再也不能相见了!所以哭天嚎地,捶胸跺脚,要把心中的悲哀尽情发泄,只有这样才觉得心中好受点。内心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悲伤,无限的恍惚,无限的感叹,除了伤心和悲哀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在宗庙中致祭,把亲人当作鬼神来祭飨,也不过是希望亲人的灵魂能够幸而回来罢了。孝子把亲人在墓穴中埋好以后从墓地返回家中,不敢进入自己的寝室居住,而是住在简陋的倚庐里,就是因为哀伤死去的亲人还在荒郊野外;睡在草苫上,拿土块当枕头,就是因为哀伤死去的亲人还身埋土中。所以想起来就哭,没有定时,服丧三年,忧心劳思,日夜思慕,这反映了孝子心甘情愿的志尚.也是人的感情的真实流露。

【原文】

或问曰:“死三日而后敛者,何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衣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断决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译文】

有人问道:“人死后三天才入殓,这是为什么呢?”回答是:孝子在父母刚刚去世时,心中悲哀,思想上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趴在尸体上痛哭,就好像是能把父母哭活似的,人们怎么可以不顾及孝子的这点心思而强行马上入殓呢?所以说,之所以三天以后才入殓,是为了等待死者的复生。三天以后还不复生,那就说明没有复生的希望了,孝子企盼父母复生的信念也逐渐动摇了;而且在这三天之内,有关治丧花费的筹划,入殓衣物的准备,也都可以就绪了;远道的亲戚,也可以来到了。所以圣人就根据这种情况做出决断,把死后三天才入殓作为礼制定了下来。

【原文】

或问曰:“冠者不肉袒,何也?”曰:“冠,至尊也,不居肉袒之体也,故为之免[8]以代之也。然则秃者不免,伛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锢疾[9],不可以备礼也。故曰:‘丧礼唯哀为主矣。’女子哭泣悲哀,击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稽颡[10]触地无容[11],哀之至也。”

【注释】

[8]免:一种丧冠。

[9]锢疾:即痼疾。不易医治的病。

[10]稽颡:叩头。丧主拜宾之礼。

[11]无容:不文饰仪容。

【译文】

有人问道:“在戴着冠的时候不能袒露左臂,这是什么道理呢?”回答是:冠是至为尊贵的东西,当一个人赤膀露肉时是不能戴冠的,否则就是对冠的亵渎,所以特地制作免来代替冠。这样一来,秃子就不用戴免,驼背的人就不用袒露左臂,瘸子哭时就不用跺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内心就不悲哀,而是因为他们身患痼疾,没法子完成这些礼节。所以说,丧礼只是以悲哀为主。女子哭泣悲哀,捶胸伤心;男子哭泣悲哀,叩头触地,不注意仪容:这都是极度悲哀的表现。

【原文】

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礼曰:‘童子不缌,唯当室缌。’缌者其免也,当室则免而杖矣。”或问曰:“杖者何也?”曰:“竹、桐一也[12]。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

【注释】

[12]一也:作用一样。即都是用来扶病的。

【译文】

有人问道:“童子为什么也要戴丧巾呢?”回答说:丧巾是尚未加冠的童子所戴的东西。仪礼上说:“童子不为族人有缌麻之亲的人服缌,只有当室的童子才为族人服缌。”童子当室,就要为有缌麻之亲的族人服缌,服缌就要戴丧巾,甚至还要拄丧杖。有人问道:“丧杖是用什么做的呢?”回答说:有用竹子做的,有用桐木做的。无论用什么做的,其作用是一样的。所以为父亲用苴杖,苴杖是用竹子做成的;为母亲用削杖,削杖是用桐木削成的。

【原文】

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孝子丧亲,哭泣无数,服勤三年,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则父在不敢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也;堂上不趋,示不遽也。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天降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译文】

有人问道:“孝子在居丧期间为什么要拄丧杖呢?”回答说:孝子由于死去了父母,经常哭泣,不计其数,忧劳勤苦地服丧三年,身体有病,体质很弱,需要用杖来支撑病体。如果父亲健在,就不敢为母亲拄丧杖,这是因为尊者尚健在的缘故;孝子在堂上也不拄丧杖,因为堂上是尊者所在的地方,需要避开。孝子在堂上不应快步行走,以显示从容不迫,否则就容易引起父亲的伤心。这些都是出于孝子的一颗诚心,是人情的真实流露,是合理合情的常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只不过是人情本应如此而已罢了!

猜你喜欢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明朝灭亡之后,黄宗羲总结了经验教训,思想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对专制主义的政体极其痛恨,因此特别富于民主思想的色彩。

  • 梭 罗《垂钓》原文

    垂钓 ◆ 梭 罗 有时,一天的除草既毕,我遂去湖边寻找我的钓鱼侣伴,这种人钓鱼的瘾头最大,已经从一早钓到这时,仿佛一片落叶那样

  • 苏轼《题李景元画》全诗鉴赏

    闻说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笔势澜翻。百年寥落何人在,只有华亭李景元。

  • 辛弃疾《丑奴儿/采桑子 醉中有歌此诗以劝酒者》全诗鉴赏

    晚来云淡秋光薄,落日晴天。落日晴天。堂上风斜画烛烟。从渠去买人间恨,字字都圆。字字都圆。肠断西风十四弦。

  •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题解此诗写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出三峡后,经

  • 古籍名著《雷公炮炙论》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雷公炮炙论》是中药炮炙著作。雷敩著。撰年不详。原书在元代以后即失传,其内容散见于历代各家本草著作中,其中以《证类本草》 一书载录最详。现存版本均为辑本。最早的辑本是清张骥辑的1932年成都义生堂刊本

  • 范仲淹《苏州十咏其九·观风楼》全诗鉴赏

    高压郡西城,观风不浪名。山川千里色,语笑万家声。碧寺烟中静,红桥柳际明。登临岂刘白,满目见诗情。

  • 《饮酒·[明]周立勋》原文与赏析

    [明]周立勋儒生好奇古,出口谈唐虞。倘生羲皇前,所谈意何如?古人既已死,古道存遗书。

  • 美食与酒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美食与酒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请问谁还知道赞美酒或食物的诗词,美酒佳肴的诗句,关于美食的诗句。主食类: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

  • 任侠使气与狂放不羁

    (陈) 子昂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卢藏用 《陈氏别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