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曙庭《校勘学释例》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崔曙庭
校勘学释例六卷,近人陈垣撰。
本书原名元典章校补释例,撰于1931年。1959年中华书局重新出版时,乃改用今名。作者在序言中说:“余以元本及诸本校补沈刻元典章,凡得谬误一万二千余条,其间无心之误半,有心之误亦半,既为札记六卷,阙文三卷,表格一卷,刊行于世矣。乃复籀(zhòu咒)其十之一以为之例,而疏释之,将以通于元代诸书,及其他诸史,非仅为纠弹沈刻而作也。”由此可知,作者是在深入细致地研读校订沈刻元典章的基础上,从中找出通例,再加以疏释,编辑成书的。这样不仅可以用这些通例校勘元代史书,推而广之,更可以用它来校勘一切古籍。所以作者将原名元典章校补释例,改为校勘学释例,这样名实更相符一些,使读者一见即知为校勘学之专著,而不局限于元典章一书的校勘问题。
元典章,原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是根据元朝的档案材料编成的,分为十门,其中六部的档案尤其重要。因该书多采用元代白话为文,所以四库全书未收,只列入政书类存目而已。这部书元刻本很少,不易见到,清朝末年沈家本有刻本。陈先生即根据元刻本校勘沈刻本,发现沈刻本谬误极多,乃归纳为五十例,分为六个部分,有关校勘古籍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说都概括进去了。第一部分,行款误例,共收有“有目无书有书无目例”、“条目误为子目例”等十一类。第二部分,通常字句误例,共收有“形近而误例”、“声近而误例”等十一例。这两部分是在一般校勘古书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有共性的。第三、四、五部分,专就元朝的特点而言,如元代用字误例,元代用语误例,元代名物误例,共列举了二十类,如果不是对元史很熟悉,是总结不出这些条例的。第六部分,校例,主要讲校勘方法问题,共列举了八类来说明这方面的问题。第一条是“校法四例”。陈先生在清代校勘学的基础上,加上自己长期从事校勘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校书的四种方法,是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这四种校勘方法是:
一、对校法:用同书的祖本或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就加注于其旁。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它的长处是不参己见,短处是只能校出异同,而不能判别是非。凡校一书,必须先用此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为好。
二、本校法:用本书前后互证,抉摘其异同,从而了解其中的谬误。这种方法在没有得到祖书或别本时,最宜用它。
三、他校法:就是用他书校本书。凡此书有采自前人的,可用前人之书来校;有为后人所引用的,可用后人的书来校;其史料为同时之书并载的,可用同时之书来校。这种方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但有时又非如此不能证明它的谬误。
四、理校法,就是凭推理定是非。段玉裁说:“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定其是非之难。”讲的就是理校法。遇到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无所适从之时,就必须用此法。此法须通识者为之,否则鲁莽灭裂,以不误为误,而纠纷愈甚矣。所以最高妙的是此法,最危险的也是此法。
-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首联“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紧扣题目,直抒胸臆。日暮时分,四野幽暝,纵目远望,路途还很遥远,诗人在怅然间,登临苍凉的古城,心情更加寂寥。一开篇诗人就借眼前实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萧瑟凄寂的氛围。正所谓“樵童牧竖,
-
陈与义 巧画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粲粲江南万玉妃,别来几度见春归。 相逢京洛浑依旧,惟恨缁尘染素衣。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
-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唯乐
名言: 德者,性之端也; 乐者, 德之华也; 金石丝竹, 乐之器也。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舞, 动其容也; 三者本乎心, 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 气盛而化神, 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圣人作神兵,以定天下厄。蚩忧发灵机,干将构雄绩。橐籥天地开,鑪冶阴阳闢。南帝轮火精,西皇降金液。炎炎昆冈荧,汹汹洪河擘。雷霆助意气,日月沦精魄。神气不在大,错落就三尺。直淬灵溪泉,横磨太行石,雄雌威并
-
有人说历史是杰出人物创造的,也有人说历史是普通人共同创造的。不管怎么说,智者也好,愚人也罢,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至人、先知先觉的神人,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作品赏析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
-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飘风不终朝》翻译与解读
-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西鄙人的诗句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北斗七星高,指的是北斗星座中七颗星星的高挂。
哥舒夜带刀,形容哥舒翰(古代将领)在夜间带着刀剑警戒。
至今窥牧马,形容他一直监视着牛羊们的安危。
不敢过临洮,说明他对于临洮这个地方并不熟悉或有所忌惮。
上一句: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下一句: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