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文化杂谈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西鄙人的诗句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西鄙人的诗句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北斗七星高,指的是北斗星座中七颗星星的高挂。

哥舒夜带刀,形容哥舒翰(古代将领)在夜间带着刀剑警戒。

至今窥牧马,形容他一直监视着牛羊们的安危。

不敢过临洮,说明他对于临洮这个地方并不熟悉或有所忌惮。

上一句: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下一句: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诗句】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出处】唐.西鄙人哥舒歌【意思】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吐蕃族至今牧马只能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全诗】哥舒歌.[唐].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赏析】 首句以北斗起兴,用天空高悬 的北斗七星,象征哥舒翰的功高震 世,为万人景仰。古人所称之“北 斗”,其涵意源于两处:一是从天象 学来说,因为北斗绕北极旋转,隐含 着“帝王居中(居北极)”的概念,故 而古人常以之喻指人君或威望极高 之人。二是比喻德行高重之人,如 论语有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以“北斗七星” 之“高”来赞誉哥舒翰,既凸显出哥 舒翰能抵御吐蕃侵扰、安定边境的 功劳之大,同时也暗喻其保境安民、爱护百姓的德行之高。 二句则以简略之笔,勾勒出哥舒翰枕戈待旦的报国之志与英武之气。 一“夜”字,既与首句“北斗七星”暗合,同时表明其时刻警惕外敌侵扰的戒 备态势。“带刀”二字,则从侧面描绘出边境严峻紧张的战争态势,以及哥 舒翰的威武神勇,这也与历史上“哥舒御吐蕃,信悍勇”的记载相吻合。总 体而言,一、二句起势不凡,如长江大河,倾泻而下,诚所谓“如风高大漠, 古戍闻笳,令壮心飞动也”(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三、四句则进一步渲染哥舒翰将军的赫赫威名与彪炳战功。为何吐 蕃族至今只敢偷窥远望,再也不敢南来越过临洮,南下牧马?那是因为他 们震慑于哥舒翰的勇猛与威名。由此可见哥舒翰军功之大,影响之深。 唐代西北边境由于突厥与吐蕃的侵扰,边民饱受边患之苦。此处写吐蕃 “不敢过临洮”,既是实写,赞颂哥舒翰保国安民之功,同时也寄寓着西北 百姓期盼和平安宁的美好愿望。
猜你喜欢
  • 问世散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一篇优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问世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二年炎热的夏季,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开始。听母亲说,我的急于问世,早产的我才四斤七两。而我因不足月,体质及差。生下来连哭的力气都没有,医生抱起来让母亲看的时候,突然向母亲的身体长长也哧了一抛尿,孤线的形状婉如山涧的小溪。接生的医生开玩笑

  • 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

    【3493】中国——一个世界强国的复兴(〔德〕康拉德赛茨著,许文敏、李卡宁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32万字,2007年4月第1版,36元)△全书分

  • 白居易《有木诗八首》全诗赏析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有木名樱

  • 阿华《雪野湖》

    1“更多的时候,是往年开过的花继续开往年下过的雨,继续下”“枯木和青草,将往年发过的芽一一重来一遍”他们说的是,桃李春风在浩荡中喜

  • 古代民歌《木兰诗》全文、鉴赏和深度意境解读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斧征。 东市买

  • “广告”的意思,出处,故事

    在西方,“广告”一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我大喊大叫”。传说古罗马商人争相做生意,常常雇一些人在大街闹市大声招呼,号召大家到商品陈列处购买商品。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为“广告”。 在我国古代,也有具体的广告事

  • 唐宋词之《李清照《武陵春》》原文、鉴赏和赏析

    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① 。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双溪: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南,是风景佳胜

  • 古代文学作品《宗定伯》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宗定伯》 小说篇名。一作《宋定伯》。选自《列异传》。魏文帝曹丕作。或以为晋张华作。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

  • 《游天坛杂诗‌赏析》

    天坛山是王屋山北峰绝顶,在今河南济源。元好问于元太宗十年(1238)八月游天坛,作七绝组诗,此系第八首,咏山中飞瀑。天坛山的瀑布从很高的悬崖上飞落,坠于涧中响声雷鸣,很远便能听到。“湍气汹汹落悬崖”是瀑布的写真,读者不但能据此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情景,还能够想象瀑水在涧中化成湍流奔驰的情景。第二

  •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名言: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句意: 求学如同逆水行舟, 一篙也不可放松。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录》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