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经典《处世法则》作品赏析|导读
处世法则
一个老奸巨猾的无赖跟我说:“如果你想要狠狠地激怒你的敌人,甚至伤害他,你就拿你最明显的缺点或者恶习去责备他。你要假装很生气,狠狠地责备他!”
“第一,这会让别人觉得你自己并没有那个恶习。”
“第二,你可以利用你自己良心的谴责,使这假装的愤怒成为真的愤怒。”
“比如说,你是一个叛徒,你就要责备你的敌人缺乏信念!”
“如果你自己就有奴隶的劣根性,那就骂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奴隶,文明的奴隶,欧洲的奴隶,社会主义的奴隶!”
“我们甚至可以骂他‘反奴性主义’的奴隶。”我提示道。
“没错,你可以这样骂他。”老奸巨猾的无赖满意地说。
一八七八年二月
【导读】
没错,你就是奴隶!
你分明是奴隶,但你还不承认,偏偏说别人是奴隶。这就是奴隶的狡猾,这更是奴隶灵魂的死亡。奴隶总是用这样的言辞强化着自己的奴性,更可恶的是他还极力掩饰,而且是那么歇斯底里,几乎发疯。甚至可以为自己标上“反奴性”的标签,简直达到了厚颜无耻的地步。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历史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坐稳了奴隶的时候,一种是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候。”鲁迅先生又说:“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鲁迅先生的论述同样适用于屠格涅夫生活的俄国时代,屠格涅夫对俄国农奴怀有深切的同情,他为农奴呼吁,为农奴发放解放证,为农奴免遭被卖掉的命运挺身而出,但他也深切地看到仍有一部分人习惯了做奴隶,甚至陶醉于做奴隶。
屠格涅夫对于这种无赖的“奴隶”用对话的形式完成了塑造,文章没有铺张的描写,只在平淡的对话中使人物形象惟妙惟肖。这一形象的塑造中包含了屠格涅夫深沉的忧愤,这是要唤醒一个沉睡的阶层,是对俄国命运的关注。
-
《伐檀》是唐代文学家元稹的作品,在诗中,他以伐檀为主题,讲述了伐木者砍倒了檀木,并制作成美丽的乐器的故事。通过描写檀木砍伐的过程和制作乐器的技艺,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热爱。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自然和艺术的奇妙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
此为咏物词中的佳作。全词以清新空灵的笔触,物中见情,寄寓深意,借吟咏春草抒写离愁别绪。整首词熔咏物与抒情于一炉,凄迷柔美的物象中寄寓惆怅伤春之情,渲染出绵绵不尽的离愁。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洛阳建造的一座奢华的别墅。石崇《金谷诗序
-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张养浩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 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2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3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4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释】 1.魏万:后改名颢,博平(今山东博平)
-
六王毕 ① ,四海一 ② 。蜀山兀 ③ ,阿房出。覆压三百馀里,隔离天日。骊山 ④ 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⑤ 。二川 ⑥ 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
-
作者: 冰心 【原文】: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
-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二首)》 谭嗣同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渡,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白帝高寻后,三年得此游。 芒鞋能几两?踏破万山秋。 独
-
水龙吟 【宋】王沂孙 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崖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环境歇后语的句子,内容包括形容成功需要好的环境的歇后语,在语言环境里运用歇后语的语句,求关于环境的名言警句,或者歇后语,俗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
-
欧阳永叔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表 嘉祐四年冬,天子既受祫享之福,推恩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