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学文化 > 辞赋名篇

中学生《水调歌头》古诗词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中学生《水调歌头》古诗词鉴赏

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原诗】:

丙辰中秋(1),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3),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4),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

【原诗作者】:苏轼

【导读入境】:

苏轼一生屡遭打击,但心胸旷达。这首词作于任职密州的熙宁九年(1076)。苏轼任职密州,是他仕途第一次遭逢挫折,这一挫折对他的思想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这年中秋,作者望月怀人,思念起离别七年之久的弟弟子由,结合他当时的处境和遭遇写成了这篇名作。

在这样的夜晚,抬头望青天,我不禁停下饮酒,手举酒杯向天发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月普照人间的呢?也不知天上的宫殿,如今是哪一年了?我真想乘着清风飞上月宫,可那里是不是很寒冷呢?我恐怕是受不了。唉,在那里也未必比得上我在这月下人间和自己的影子相伴起舞啊。

夜深了,斗转星移,皎洁的月亮围绕着朱红色的楼阁悄然移动,如水的月光照进了雕花镂纹的窗户里,洒在了不眠之人的身上。月亮啊,你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可为什么总是在人们骨肉分离之时,用你那圆圆的光影来牵动人们的愁肠呢?看来,人们的“悲欢离合”,月亮的“阴晴圆缺”,自古如此,不必以此为憾。那就祝愿人们能情谊长久,心心相印。虽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美好的月色,彼此思念。

【赏析】:

这首词借中秋赏月抒发了词人当时内心十分复杂矛盾的感情。

这首词构思巧妙新奇。词的开头作者就向青天发出了一连串的提问,借以渲泄他郁结胸中的复杂情感。接着以天上人间作为对比,用优美奇特的背景作衬托,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出世入世的矛盾心理。以下重点描绘人间的美好,并以旷达的态度来看待现实,表现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下阙用圆月衬托别情。由于当时作者政治处境上正失意,兼及和弟弟苏辙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可谓由景生情。当面对着“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美景,作者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同时在结尾道出了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心愿。寓意幽深,诚挚感人,不愧为文学史上的千古名句。

【思考题】:

本诗与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了政治处境上的失意,试比较二者在排遣惆怅情绪上的异同点。

猜你喜欢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感时义愤”类的诗句。 诗句写天下已没有再可耕种的土地了,可是仍然有农民被饿死。将不公平的现象揭

  • 《苔赏析》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诗人能看到这一点并歌而颂之,很有眼光!   「白日不到处」,是如此一个不宜生命成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

  • 千家诗《幽州夜饮》译文与注释

    幽州夜饮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作者

  • 唐宋词之柳永《少年游》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柳永的《少年游》是唐宋词的代表作之一。诗以游子离别为主题,充满着伤感和思乡之情。作者用细腻的描写、婉约的语言,展现了少年游子在离别时的无奈和忧伤。诗中融入了对社会环境、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出少年游子的独特心境。这首词既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启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爱与离别。总之,《少年游》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别离的词,更是一种对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思考,具有深远而独特的意义。

  • 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

    【注释】 选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情、理:互文见义,指蕴藏在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及对事物的认识见解。 言、文:同义,指诗文作品。 形:指表现于外在的文学样式。 【赏析】 这是南朝梁刘勰关于

  • 《电视剧《导弹旅长》(片段)》赏析

    电视剧《导弹旅长》(片段)编剧:张锐、徐剑导演:谷锦云【剧中角色】江昊:男,三十多岁,国防大学博士生,“东方旅”的旅长(后调任二炮担

  • 辛弃疾《送湖南部曲》全诗鉴赏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 典故“帝衣溅血”的出处、意思和举例

    典源出处 《晋书 嵇绍传》: (嵇) 绍以天子蒙尘,承诏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散溃,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

  • 白居易《夜闻歌者 宿鄂州。》全诗赏析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作品赏

  • 《初夏即事·[宋]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宋]杨万里百日田干田父愁,只消一雨百无忧。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即事,因

相关栏目: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优美散文
  • 辞赋名篇
  • 古文观止
  • 诗经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