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群官寻杨隐居诗序》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若夫太华千仞,长河万里〔2〕,则吾土之山泽,壮于域中。西汉十轮,东京四代〔3〕,则吾宗之人物,盛于天下。乃有浑金璞玉,凤戢龙蟠〔4〕,方圆作其舆盖,日月为其扃牖〔5〕。天光下烛,悬少微之一星〔6〕;地气上腾,发大云之五色〔7〕。以不贪为宝,均珠玉以咳唾;以无事为贵,比旂常于粪土。诸侯不敢以交游相得,三府不敢以辟命相期〔8〕。与夫形在江海,心游魏阙〔9〕,迹混朝市,名为大隐〔10〕,可得同年而语哉!天子巡于下都,望于中岳〔11〕。轩皇驻跸,将寻大隗之居〔12〕;尧帝省方,终全颍阳之节〔13〕。群贤以公私有暇,休沐多闲。忽乎将行,指林壑而非远;莞尔而笑,览烟霞而在瞩〔13〕。登坱圠,践莓苔〔14〕。阮籍之见苏门,止闻鸾啸〔15〕;卢敖之逢高士,讵识鸢肩〔16〕?忆桑海而无时,问桃源之易失〔17〕。寒山四绝,烟雾苍苍〔18〕;古树千年,藤萝漠漠〔19〕。诛茅作室,挂席为门〔20〕。石隐磷而环阶,水潺湲而匝砌。乃相与旁求胜境,遍窥灵迹。论其八洞,实惟明月之宫〔21〕;相其五山,即是交风之地〔22〕。仙台可望,石室犹存。极人生之胜践,得林野之奇趣。浮杯若圣,已蔑松乔〔23〕;清论凝神,坐惊河汉。游仙可致,无劳郭璞之言〔24〕;招隐成文,敢嗣刘安之作〔25〕。【注释】〔1〕杨隐居:生平未详。〔2〕太华:西岳华山,在陕西渭南县东南。长河:大河。鲍照冬至诗:“长河结兰纡,层冰如玉岸。”〔3〕西汉十轮:此处似指西汉曾换十个皇帝:高祖、吕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东京四代:未详。〔4〕龙蟠:谓龙盘曲而伏。扬雄法言:“龙蟠于泥,玩其肆矣。”喻豪杰之士隐伏待时。〔5〕舆盖:舆与舆之篷盖。宋史·钦成朱皇后传:“于是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扃牖:门窗也。刘伶酒德颂:“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6〕少微:星名。一名处士星,共四星,在太微星西南,今属狮子座。史记·天官书:“曰少微,士大夫。”后常用以比喻处士。五色:青、黄、赤、白、黑五色。书·益稷:“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7〕大云:带有福气之云。〔8〕三府:汉代的太尉、司徒、司空设立的官府合称三府。辟命:君主之征召。后汉书·贾逵传:“隐居教授,不应辟命。”〔9〕魏阙:喻朝廷。〔10〕朝市:朝廷与市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注:“谓犯死刑者,犹不暴尸。”〔11〕下都:周初都镐京时,营建洛邑为东都,又建成周为下都,把殷王朝的遗民置于此。到周敬王时迁都于此。即今河南洛阳旧城。中岳:即嵩山,五岳之一。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古名嵩高。尔雅·释山:“嵩高中中岳。”〔12〕轩皇:皇帝轩辕。周书·宇文诗传:“神若轩皇,尚云三战,圣如姬宫,且曰一戎,弧矢之威,干戈之用,帝王之大器,谁能去兵太祖丕受天明,造我周室,日月所照,犹不率从。”驻跸:帝王出行,中途暂住。跸,指帝王车驾。左思吴都赋:“于是弭节顿辔,齐镳驻跸。”〔13〕颍阳:传说古代高士巢父、许由隐居颍水之北,尧让天下而不有。后因以颍阳为巢许。后汉书卷八十三隐逸传:“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全美矣,终全孤竹之絜。”〔14〕坱圠:高低不平。左思吴都赋:“尔乃地势坱圠,莽沕也,高下不平貌也。”莓苔:青苔。孙绰登天台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15〕“阮籍”二句:晋书·阮籍传:“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米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16〕“卢傲”二句:秦人。敖亦作遨,官博士。后游北海求仙,至濛谷,见仙人若士,乃迎风而舞。敖与之语,若士耸身入云中。敖曰:吾比夫子,若黄鹄之与壤虫也。后敖亦仙去。鸢肩:喻人肩耸似鸢之肩也。唐书·马周传: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四十八岁果卒。〔17〕桃源:即桃花源。晋陶潜桃花源记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乐土,言其地人丰衣足食,怡然自乐,不知世间有祸乱忧患。后因称这种境界为世外桃源。〔18〕苍苍:深青色。〔19〕漠漠:密布,广布貌。陆机君子有所思行:“廛里一何盛,街巷纷漠漠。”〔20〕诛茅:诛除草茅。楚辞·卜居:“宁诛除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21〕八洞:道家认为神仙所居住的洞府,有上八洞、下八洞之称。后因以八洞泛指神仙或修道者的住所。文苑英华卷九十七:王勃游北山赋:“假使游八洞之金室,坐三清之玉宫。”〔22〕五山:渤海之东,岱与员峤、方壶、瀛洲、蓬莱称五山。见列子·汤问:“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也。”〔23〕松乔:赤松子与王子乔,传说之古仙人。古文苑四:扬雄太玄赋:“纳傿禄于江淮兮,揖松乔于华岳。”〔24〕“游仙”二句:郭璞(276~324),晋河东闻喜人。字景纯,以善写游仙诗而著名于文坛。〔25〕招隐:招人归隐。晋左思、陆机均有招隐诗,咏隐居之乐。刘安:(前179~前122),汉文帝弟淮南厉王之长子。文帝十六年,袭封为淮南王。好文学。曾奉武帝命作离骚传。又招致宾客方士数千人,集体编写鸿烈一书,即现在所传的淮南子。【赏析】全文写群官寻隐居之士,写杨隐居品节的高尚,写群官相寻时的所见,写山水清幽爽人等,表现出士大夫的闲情逸志。高步瀛称此文“骨肉停匀,色味俱美,骈文正则”。
-
古代正统的书面语言。“文言” 一词,原是 《易传》 中的篇名,是解释乾坤二卦的文字,属 《十翼》之一。孔颖达疏: “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文饰之言就是有文采的语言,后即以 “文言”
-
诗歌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山居暮归秋景图,在闲适的情调中抒发了诗人凄凉无依的情感,一说寄托了诗人避世隐居之意。
-
金农 团扇生衣捐已无 ① ,掩书不读闭精庐 ② 。 故人笑比中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 【注释】 ①生衣:绢制的夏衣。白居易《秋热》:“犹道江州最凉冷,至今九月著生衣。”捐:舍弃,弃置一旁。②精庐:此处
-
食饱拂枕卧,睡足起闲吟。浅酌一杯酒,缓弹数弄琴。既可畅情性,亦足傲光阴。谁知利名尽,无复长安心。
-
园艺著作。六卷。清陈淏子撰。成书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 陈淏子,又名扶摇,别号西湖花隐翁。里籍、生平事迹不详。他的出生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卒年不详。从书前张国泰的序文可以隐约看出
-
天生逸世姿,竹马不曾骑。览卷冰将释,援毫露欲垂。金貂传几叶,玉树长新枝。荣禄何妨早,甘罗亦小儿。
-
作者: 韩宗敏
-
入话: 出口成章不可轻, 开言作对动人情; 虽无子路才能智, 单取人前一笑声。 此四句单道:昔日东京有一员外,姓张名俊,家中颇有金银。所生二子,长曰张虎,次曰张狼。大子已有妻室,次子尚未婚配。本处有个
-
诗歌·杨维桢诗《传舍吏》 传舍吏,当封侯。晋鄙救兵邺中留,邯郸急击危缀旒。传舍吏儿当国忧,散君帑藏大饷士,编君妻妾列兵俦。传舍吏儿率死士,跿跔赤手科鍪头。救兵至,邯郸危复瘳,传舍儿死父封侯。 (据四部
-
纷然丧乱际,见此忠孝门。蜀中寇亦甚,柏氏功弥存。深诚补王室,戮力自元昆。三止锦江沸,独清玉垒昏。高名入竹帛,新渥照乾坤。子弟先卒伍,芝兰叠玙璠。同心注师律,洒血在戎轩。丝纶实具载,绂冕已殊恩。奉公举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