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陋室铭》原文|翻译|赏析赏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3〕,往来无白丁〔4〕;可以调素琴〔5〕,阅金经〔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8〕。南阳诸葛庐〔9〕,西蜀子云亭〔10〕。孔子云:“何陋之有〔11〕?”
【注释】
〔1〕陋室:简陋、狭小的屋室。铭:文体的一种。
〔2〕德馨:形容道德之美好如有芳香。
〔3〕鸿儒:大儒。
〔4〕白丁:平民,无功名者。
〔5〕调:协调。素琴:不加雕饰的琴。
〔6〕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7〕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8〕案牍:指官府的文书。
〔9〕诸葛庐:东汉末年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隐居于草庐,躬耕于南阳。
〔10〕西属子云亭:西汉扬雄字子云,西蜀(今四川成都)人,在居室写成太玄。后称所居为“扬子宅”。子云亭即此。
〔11〕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篇:“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此处引用“何陋之有”,即含有“君子居之”的意思。
【赏析】
我国古代人常在器物上刻写文字,借物理以寓人事,表达一些对行为和日常行动的思想,“铭”便是这种文体。其体裁短小精悍,多用韵文体。此文替陋室写铭,其设想颇为别致,虽然结合古人铭器物的文例,然而在立意方面,却以抒发自己的感情为主,以铭体自警的常例来衡量,则略有变化。此文虽短,但比喻、写景、抒情、议论诸法皆备。古人写短文,往往常用变化之法,故称大家手笔。但其变化在于笔墨之间,至于立意则不能丝毫游移,此文的文眼在于“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此文句式多变,灵活自由,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乃骈文的别体,铭文的新调。
-
【4483】日本的“近代”是什么:问题史的考察(〔日〕三谷太一郞著,曹永洁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7 5万字,2019年6月第1版,69元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搞笑古诗词300首,内容包括搞笑古诗改编300首,恶搞古诗300首,搞笑古诗改编300首。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夜来大狗熊,谁也跑不了。 李白乘舟不给钱,
-
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州西灵隐山上有梦谢亭,即是杜明浦梦谢灵运之所,因名客儿也。苏小小本钱塘妓人也。]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
-
明·浮白斋主人朱古民文学善谑2,一日在汤生斋中,汤曰:“汝素多知术3,假如今坐室中
-
《上林赋》是一篇古文名篇,描绘了盛唐时期上林苑的美景。文中充满了生动的描写和华丽的修辞,展示了上林苑的繁华壮丽。通过赏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社会繁荣的向往。
-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作品赏析易销歇:一作自销歇。
-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 国危则无乐君,国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命名教学楼,内容包括两栋教学楼,两栋寝室,一栋办公室,一栋食堂怎样用古诗词命名,中国三大名楼的名字和诗句,题目含有楼的名称的古诗。中国三大名楼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
桑柔 作者: 邵之茜 【本书体例】
-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尧曾派后羿在洞庭斩杀巴蛇(即修蛇,大蛇)。这条大蛇死后,蛇骨堆积得象臣陵一样,因此人们把这个地方取名为巴陵。古代还传说,巴蛇能吞食巨象:“巴蛇食象,三岁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