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原文与鉴赏
作者: 全健 【本书体例】
【原文】:
猗与漆沮(1),潜有多鱼(2)。有鳣有鲔(3),鲦鲿鰋鲤(4)。以享以祀(5),以介景福(6)。
【鉴赏】:
潜是周颂中的一篇,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当为周朝礼官。全诗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据礼记·月令,每年冬季(十二月),周天子命渔师捕鱼,天子亲临品尝,荐于寝庙;季春(三月)则荐鲔鱼于寝庙。毛诗序:“潜,季冬荐鱼,春献鲔也。”认为是周天子命渔师捕鱼,用捕获的鱼献祭给宗庙所奏的乐歌。这种看法是正确的。
全诗表达了周天子祭祀宗庙时的虔诚感情,和殷殷期望,是研究周朝初期祭祀活动的重要史料。诗经时代,统治者为了使自己的统治万世永固,总是用“天命”和“神意”解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于是,对祖宗的祭祀就成为一项神圣的、福祸攸关的重要使命。祭祀祖宗,既是为了祈求祖宗在天之灵的庇护,获得福气和丰收,同时更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宗法制度,使之神圣不可侵犯。
本诗通篇全用赋法,一气呵成,气脉贯通。第一句以感叹发端,第二句紧承其上,两句写出了捕鱼的地点和捕鱼前渔师对鱼类多寡的判断,为第一层;三、四句连写了六种鱼,显示出周天子祭祀前的自豪,为第二层;五、六两句则写出了以鱼祭祀的目的和希望,为第三层。诗篇极力唤起人们对祖宗神灵的尊崇,体现出强烈的感染力。诗中虽没有直接描绘祭祀场面,但反复吟读,却仿佛使人看到了祭祀时升腾的烟雾,听到了祭祀时震耳的乐声,油然而生庄严肃穆之感。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诗三百五篇,有一字不文者乎?有一字无法者乎?离骚,风之衍也;安世,雅之缵也;郊祀,颂之阐也。皆文义蔚然,为万世法。”潜虽然只有六句,篇幅短小,但在写法上却颇有变换。首句感叹,第二句承接并领起下文,承启自然,不露痕迹。第三句句法一变,用动宾重叠句,第四句句法再变,连列鲔、鲦、鲿、鰋四种鱼,把主语和谓语一并省去,句法又变。不仅加大了诗句的容量,而且使节奏由舒缓而趋于急促,掀起波澜。第五句又变为省略了主语的动宾句,与第三句相映带,节奏又由急趋缓,有回环之妙。第六句则大幅度地强化祭祀目的,颇见文学技巧。
-
作者简介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
-
李绅《宿扬州》唐山水诗鉴赏 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 嘹唳塞鸿经楚泽 ① ,浅深红树见扬州。 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② 。 这首诗写旅途中止宿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颜色和花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花和颜色的诗句,描写带颜色花的古诗有什么古诗,描写花颜色多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张文潜名耒,和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同游苏轼之门,并称“苏门四学士”。这四人的诗文不仅得到苏轼的指点,并且因苏轼的赏识誉扬而名闻天下。但苏轼却不以师长自居,而待四人如友朋。
-
洪咨夔《狐鼠》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 ① 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 ② 吏鹜肥如瓠,民鱼烂欲糜。 ③ 交征谁敢问,空想素丝诗。 ④ 【注释】 ①狐鼠:“城狐社鼠”的省语,出自《韩非子》。本指城墙上
-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篱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麹便筑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给孩子的古诗词高清图,内容包括问一首父母写给孩子的很有名的一首诗,图片版的,祝福“孩子”的诗句,给孩子的古诗词。愿你是一只燕,衔着春光飞来;愿你是一只鹰,一展翅,箭一般射向蓝天……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起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
-
节製重并汾,淹留又见春。年高成国老,道在乐天真。风韵应如旧,精明迥绝伦。致君心未展,宁是式微人。
-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