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芟》原文与鉴赏
作者: 张海洲 【本书体例】
【原文】: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1)。千耦其耘,徂隰徂畛(2)。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疆侯以(3)。有嗿其饁,思媚其妇(4)。有依其士,有略其耜(5)。俶载南亩(6)。播厥百谷。实函斯活(7),驿驿其达,有厌其杰(8)。厌厌其苗,绵绵其麃(9)。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10)。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11)。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12)。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13)。
【鉴赏】:
毛诗序:“载芟,春耕田而祈社稷也。”周代农业已较发达,周王朝十分重视农业。每年春天,周天子亲往郊外主持耕田典礼,祈谷于上帝,这叫“春祈”;而秋收之后,以新米祭祀祖宗,答谢神佑,这叫“秋报”。这两种典礼上,都有配合乐舞所唱的颂歌。周颂·丰年一章便是“秋冬报赛田事之田乐歌”,而以载芟一章重点在描述始耕的盛况来看,则诚如毛诗序所言乃春耕典礼上的乐歌。
全诗一章共三十一句,可分三部分。前十三句为第一部分,写春耕下种的盛况,中八句写农作物蓬勃生长的情况。后十句写丰收将给神人带来的喜庆。全诗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气氛。
诗歌第一部分是全诗重点,诗人从砍伐杂草乱树将荒地垦辟为新田写起,不仅因为这是耕作的第一个步骤,而且也反映了人们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生产的愿望。耕翻土地,人们欣喜地发现这里土质松软、十分宜于种植。于是,“千耦其耘,徂隰徂畛。”千耦是极言人多。人们操起除草的农具纷纷前往新田和旧田,那欣跃、热闹的场面宛然在目。在一幅广阔的全景画中,作者又选取了这么一个特写镜头:有这么一家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全体成员包括家里的佣工都来到公田参加春耕。这里作者使用了排比句式,以渲染踊跃的气氛。在紧张的劳作过程中,作者穿插了一个轻松、悦怿的插曲:漂亮的女人送来了饭食,劳动者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一切为劳动增添意义,也为人们增添了气力。于是干劲倍增的人们操起了锋利的耜,一鼓作气地播下了种子。
播下了种子就是播下了对幸福生活的希望。在“周原,荼馑如饴”(大雅·緜)的肥沃田野上,种子发育得多么好呀。土地象母亲般孕育种子,“实函斯活”中的“函”字用得非常奇巧而传神,是大地赋予了种子以饱蕴的生命力。接着种子破土而出,接连不断地从地里冒了出来,转眼长成了茁壮的苗,转眼又抽穗、结籽,转眼粮食堆成了山。一个多么风凋雨顺的年成,一个来得多么迅捷、顺当的丰收。想象中,人们的希望转眼变成了现实,甚至这现实或许还超出了人们所希冀的,这一切是冥冥之中社稷之神和祖先神灵的保佑呀!
追本溯源,丰收之后人们自然会感戴地将新米制成的美酒与其他祭品一道奉献给神灵。新米饭的阵阵香气象征了家族的繁盛,新米酿成的美酒馨香远扬、神人共享。愿神灵一如既往地保佑后人世世代代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而祖先的神位自然也会香火不绝,绵延万世。
这首春耕时的颂诗以赋体写成。前半部分铺叙农事,从辟草莱到耕耘播种,层次分明、秩序井然而又气势恢宏,画面生动,对周代的农业生产研究具有史料价值。后半部分表达的是人们“春祈”时的愿望,表现了人们企盼年谷顺成、丰衣足食的生活理想和神人共存的生活观念,使我们穿过历史的幽谷探测到先人的心理。此诗对后世的效祀歌影响深远。
-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古诗词(一到六年级语文课本里面所有出现过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古诗词,内容包括一到六年级语文课本里面所有出现过的古诗词,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全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到六年级课本中出现的古诗。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
-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此诗原注:“乙丑年德平镇作”。乙丑,当为宋神宗(赵顼)元
-
这是一篇怀乡之作。 上片直抒乡愁。作者家乡被金兵大肆屠杀,掠夺一空,自己逃难在外,想起家乡便痛心疾首,黯然神伤。起首以“凭高远望”发端,看到的只是白云茫茫,一片缥缈,对家乡刻苦的思念使他日夜思归,但家乡已为敌人所占,有家难回,白白辜
-
刘克庄 戏呈林节推乡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注释】 节推:宋朝佐理州官的节度推官。长安
-
夜静群动息。时闻隔林犬。却忆山中时。人家涧西远。羡君明发去。采蕨轻轩冕。
-
累代功勋照世光,奚胡闻道死心降。书功笔秃三千管,领节门排十六双。先揖耿弇声寂寂,今看黄霸事摐摐。时人欲识胸襟否?彭蠡秋连万里江。
-
此诗作于作者醉眠醒来时,描绘了山上没有半点声音和人烟好像太古时候一般一片寂静,日子清闲得令人觉得漫长以及人清闲得有些偏懒的情景。全诗造意古朴,对仗工稳,通篇用白描手法写景叙事,事显而情隐,富有禅意。 这首诗以“醉眠”为题,其实写的是
-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
-
《角招》·姜夔 姜夔 甲寅春,予与俞商卿燕游西湖,观梅于孤山之西村。玉雪映照,吹香薄人。已而商卿归吴兴,予独来,则山横春烟,新柳被水,游人容与飞花中。怅然有怀,作此寄之。商卿善歌声,稍以儒雅缘饰。予每
-
无名氏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 《全唐诗》卷二十七收此诗作《杂曲歌辞》; 《乐府诗集》收入卷七十九,称《近代曲辞》,皆未著作者姓名。“水调歌”乃古乐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