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避地》全诗赏析
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
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
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作品赏析
【顾注】当是至德元载冬作,盖避地白水鄜州间,窜归凤翔时也。此诗见赵次公本,但注云至德二载丁酉作,非也。今从顾氏。
避地岁时晚①,窜身筋骨劳②。诗书遂墙壁③,奴仆且旌旄④。行在仅闻信⑤,此生随所遭⑥。神尧旧天下⑦,会见出腥臊⑧。
(上四避乱伤时,下思遭逢新主而光复旧物也。能写出皇皇奔赴之情,汲汲匡时之志。)
①张协七命:“违世陆沉,避地独窜。”②刘桢诗,“窜身清漳滨。”王充论衡:“筋骨之力。”③陶潜诗:“诗书塞座外。”汉·献帝纪:帝还洛阳,百官披荆棘,倚墙壁间。④前汉书赞:卫青奋于奴仆。司马相如报蜀守臣书:旌旄所指。旧注谓:至德二载五月,朝廷自清渠之败,以官爵收散卒,凡应幕入官者,皆衣金紫,所谓奴仆旌旄也。今按:此诗作于元年之冬,尚未见此事。【卢注云】公陷贼时,方冀朝廷将士反正不暇,岂得以奴仆旌旄辄为讥弹,当是指贼党,如田乾真、蔡希德、崔乾祐之徒,各拥旌旄耳。⑤天子所至曰行在,指肃宗也。⑥陶诗:“聊复得此生。”⑦唐高祖禅位太宗,故称神尧皇帝。⑧焦氏易林:“污臭腥臊。”礼记:犬曰腥,羊曰臊,此指禄山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
王彦强即王中立,字彦强,一字振之,松江人,以善绘花鸟名于时。他是词人的同乡兼好友,从这首怀人词中,可以见出两人间不同寻常的深挚友情。
-
《水调歌头》·辛弃疾 严子文同傅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 辛弃疾 寄我五字云,恰向酒边来。东风过尽归雁,不见客星回。闻道琐窗风月,更着诗翁杖屦,合作雪堂猜。岁旱莫留客,霖雨要渠来。短檠灯,长剑铗,欲生苔
-
要是我相信我在回答的 是个能够回到阳世的人, 这火焰就不再抖动。 可是,如果我听说的是真情 从来没人活着离开深渊, 我回答你,不怕于名有损。 * 那么,让我们走,你和我, 当暮色背靠着天空伸展着, 象
-
全诗四联均写景,无一句议论,无一句抒怀,但却弥漫着凄清的氛围,渗透着悲凉的情思。细细品味,如饮醇酒,回味无穷。 首联“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秋夜”本已凄清冷寂,而所访者又是“秋士”,更暗寓幽怨之意。古人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王维的诗句
王维的这句诗出自《登鹳雀楼》。上一句是“白日依山尽”,下一句是“黄河入海流”。整句诗的意思是,只有亲身经历胜利的人才真正明白成功的来之不易。诗中的“兴来每独往”意为每当兴致来临,我便独自往事发展的方向前进。诗人通过描述自然景物,表达了人在追求胜利过程中的坚定和孤独。这句诗以如诗如画的笔墨勾勒出大自然的壮美场景,引发读者对胜利与意义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保持对成功的敬畏之心,珍惜取得的每一次胜利,并坚定地继续追寻成功的道路。
-
李瑞送友人游蜀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帆影沿巴字,钟声出汉州。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作者简介李瑞生卒爵
-
再见了,奔放不羁的元素! 你碧蓝的波浪在我面前 最后一次翻腾起伏, 你高傲的美色闪闪耀眼。 象是友人的喁喁怨诉, 象是他分手时的声声呼唤; 你忧郁的喧响,你的低呼, 最后一次在我耳边回旋。 我的心灵所
-
作者: 王振铎
-
孤独的树 ◆ 埃林-彼林 一阵肆虐的狂风从遥远的树林里刮来两颗种子,随意将它们分撒在田野里。雨水将它们润湿,泥土将它们埋藏,阳
-
昊天有成命 作者: 李青山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