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亨贞《兰陵王·岁晚忆王彦强而作》深挚友情词作鉴赏
岁晚忆王彦强而作 暮天碧,长是登临望极。松江上、云冷雁稀,立尽斜阳耿相忆。凭阑起叹息。人隔,吴王故国。年华晚、烟水正深,难折梅花寄寒驿。 东风旧游历。记草暗书帘,苔满吟屐。无情征旆催离席。嗟月堕寒影,夜移清漏,依稀曾向梦里识。恍疑见颜色。 空惜,鬓毛白。恨莫趁金鞍,犹误尘迹。何时弭棹苏台侧?共漉酒纱帽,放歌瑶瑟。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 -----邵亨贞
王彦强即王中立,字彦强,一字振之,松江人,以善绘花鸟名于时。他是词人的同乡兼好友,从这首怀人词中,可以见出两人间不同寻常的深挚友情。
全词三片。首片入题,铺写登临凭栏,怀望远方的友人。时间是岁暮的黄昏,地点是松江,而所思忆的对象王彦强则离开了这片故土,远在吴地之外。词人的心情,同眼中的景色紧相交融:“暮天碧”、“斜阳”尽,更增苍凉沉重的意绪;“云冷雁稀”,既是岁晚的典型景象,又暗示着人去天涯、音书断绝的现实;“烟水正深”,令人如置身江上,同时又表现出词人“渺渺兮予怀”的一片怅惘。过拍“难折梅花寄寒驿”,运用南朝陆凯向长安范晔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而全句仍是本地风光,切合岁晚忆念友人的题旨。
中片展开回忆,追念了两人昔日的交往。回想东风吹拂的阳春,他们曾一同游学,于碧草环映的书房内谈文,在青苔铺满的小径上吟诗。所惜好景不长,命运终究驱使王彦强踏上了离乡的征途。两人分手以后,词人仍不时怀念着对方,“月堕寒影,夜移清漏”,极力表现出了感情之深长、相忆之悲苦,作词法中所谓“凡写迷离之况者,止须述景,……自言情无限”(贺裳皱水轩词筌),正是指此。词作以春日的清景衬垫“游历”,以月夜的凄境衬垫离情,营造出对比强烈的氛围,将题面的“忆”字渲染得淋漓尽致。“恍疑见颜色”化用杜甫梦李白二首“落月满屋梁,犹疑见颜色”成句,不仅照应了“依稀曾向梦里识”的梦寐以求,而且也点出了两人间音书久绝,已不知故人生死下落的沉重事实。
下片接入感想和期望。换头起“空惜,鬓毛白”等四句为词人自嗟。词人自伤老大,年衰力疲,又落魄失意,再无精力、条件去追随故人闯荡或寻访故人踪迹。他只能寄望于有朝一日友人能乘船回乡,两人再重续当年饮酒行歌的盛举。但希望并不等于现实。“春来双燕,定到否,旧巷陌?”“双燕”同时暗喻着人事。生活中的春燕年年飞回旧里,而词人连这一点也产生了动摇,说明他对故人回归重逢的可能性,实是充满着疑虑。全词以比兴语作结,含意哀惋,为“岁晚”之“忆”添上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清邹祗谟远志斋词衷有云:“长篇须曲折三致意,而气自流贯乃得。”此词始终流贯着对友人情深意挚的思念,充分发挥了长调体制的特长,近人吴梅词学通论认为此篇与前一首扫花游“尤近梦窗(吴文英),殿步一朝,良无愧怍”,是否近梦窗姑且不论,“殿步一朝”则诚为笃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与普遍联系的观点,内容包括古诗词包含着那些朴素的辩证思想,诗词中的哲学道理高中,古诗词包含着哪些朴素的辩证思想。【题目】题西林壁(苏轼)【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
-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商隐的诗句
在李商隐的诗句中,“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哲理。夕阳的美丽只是暗示黄昏即将到来,这句话再一次提醒了我们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上一句应该暗示了夕阳的辉煌与壮美,而下一句可能会继续探讨黄昏带来的寂寞与无助。这句诗字字珠玑,修辞妙到令人叹为观止,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
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青春犹无私,白日亦偏照。可使营吾居,终焉托长啸。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向者留遗恨,耻为达人诮。回帆觊赏延,佳处领其要。
-
【原文】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
-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
-
[魏]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闲来对镜自思量,年貌衰残分所当。白发万茎何所怪,丹砂一粒不曾尝。眼昏久被书料理,肺渴多因酒损伤。今日逢师虽已晚,枕中治老有何方?
-
梁园纵玩归应少,赋雪搜才去必频。板路岂缘无罚酒,不教客右更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