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邓中夏《过洞庭(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邓中夏《过洞庭(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邓中夏

洞庭(二首)

其一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其二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

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作者简介邓中夏(1894—1933年),湖南宜章人。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在五四运动中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发起和参加了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1923年任上海大学校务长。1925年参加领导上海工人二月大罢工以及省港大罢工。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同年9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题解此诗写于1920年秋。当时邓中夏因革命工作,经常奔走于长沙、汉口之间。此次五日内两过洞庭湖,目睹其自然景色,触景生情而发感慨,写下此诗。

简析作者通过五日内两过洞庭湖时两种不同的自然气候与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境,象征着黑暗现实与光明未来两种世界的搏斗;形象地表达了推翻旧世界的决心和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奋斗的坚定信念。此诗气势宏大,立意鲜明,意境壮阔;层次分明,对比强烈,首尾回环呼应。

猜你喜欢
  • 《君子依乎中庸》原文、注释、鉴赏和解析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

  • 古诗词教学美篇(如何让古诗文教学越来越美)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教学美篇,内容包括如何让古诗文教学越来越美,如何让古诗文课堂充满魅力,如何让古诗文教学越来越美。我认为,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分析,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

  • 《仙吕·后庭花》原文和赏析

    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这首小令以简洁的笔触,描绘秋天景象,写采菱女的生活,十分动人。曲子前二句写景:一叶扁舟荡漾在清澈的溪水上,两岸

  • 岑参《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全诗赏析

    王生今才子,时辈咸所仰。何当见颜色,终日劳梦想。驱车到关下,欲往阻河广。满日徒春华,思君罢心赏。开门见太华,朝日映高掌。忽觉莲花峰,别来更如长。无心顾微禄,有意在独往。不负林中期,终当出尘网。

  • 杜甫《别董颋》全诗赏析

    穷冬急风水,逆浪开帆难。士子甘旨阙,不知道里寒。有求彼乐土,南适小长安。到我舟楫去,觉君衣裳单。素闻赵公节,兼尽宾主欢。已结门庐望,无令霜雪残。老夫缆亦解,脱粟朝未餐。飘荡兵甲际,几时怀抱宽。汉阳颇宁

  • 《贺圣朝·满斟绿醑留君住赏析》

    【注释】 ①绿醑:美酒。 ②都来几许:都算在一起才有多少时间呀! 【评解】 这首词是酒席筵前留别之作。满斟美酒,劝友人尽情欢乐。全词精心铺叙,情意殷切。表现了诗人伤春惜别的情怀,也流露出人生萍寄之感。 【集评】

  • “请宣大行皇帝遗诏表”的全文和注释

    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若丧考妣。 [2] 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 [3] 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 [4] 其郡国太守

  • 《北山》原文与鉴赏

    作者: 窦春蕾 【本书体例】

  • 顾志华《文献通考》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顾志华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元马端临著

  • 曹植 ·述行赋

    寻曲路之南隅,观秦政之骊坟。哀黔首之罹毒,酷始皇之为君。濯余身於秦井,伟汤液之若焚。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西征张鲁,曹植随军出征,行至秦中大地,多有所观所感,于是赋此篇。题为述行赋,想来应是铺叙西行见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