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江城子·苏轼》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江城子·苏轼》原文与赏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首诗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乙卯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他被贬职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王弗是个知书识礼的贤慧的妇女,十六岁与苏轼结婚,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在汴京(今开封)去世,只活了二十七岁。死后归葬于故乡四川的祖茔。苏轼于王弗死后十年,夜梦相见,情不能抑,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写梦前的思念。“十年”之中,一“生”一“死”,“两茫茫”,死者茫茫不知去向,生者茫茫无尽思量。“茫茫”写出了人冥幽隔,无限怅惘;“两”概及双方,崭露夫妇情深之意, 内含生死异域之慨。词人宕开一笔,说“不思量”,好象要忘却,可是紧承一句“自难忘”,顿挽前意,一经腾挪,更见十年来思想日坚,情意弥笃。“难忘”但“难见”——“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说妻子在千里外的孤坟中,一片凄凉,却无法向自己倾吐,还是说自己遭受贬斥境遇凄凉,无法向爱妻千里外的孤坟痛诉呢?两者兼而有之。先言无法相见,接言“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笔势回环,擒纵自如,以假设句说,即使见了也不识了,“尘满面”,仕途失意,生活颠簸,风尘满面了;“鬓如霜”,不仅岁月催人老,而且身处逆境的忧虑,怀念妻子的相思更令人速老,两鬓如霜染了。上片以“两茫茫”笼括下文,“不思量”一纵,“自难忘”一擒;“无处话凄凉”一放,“纵使相逢”一收,波澜曲折,回环往复,正是词人愁肠百转的反映。词的下片主要写梦中相见。夜来幽梦“忽”还乡,一个“忽”字,有迷离恍惚之意,应上片的“茫茫”;有突如其来之意,应上片的“无处话凄凉”。梦中见妻子正在“小轩窗”前“梳妆”,这正是当年妻子的生活情形,小窗人静,镜中花开,仍是年轻貌美。既然见到了,正可“话凄凉”,可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日夜思念的、急切盼望的人一旦见面了,往往千言万语无法吐诉,千头万绪无法理清,往日的欢爱,“别”后的思念,见后的惊喜,一下涌向喉头,反而一字俱无,一言不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羌村三首)强烈的感情冲动,化为千行热泪。苏轼写梦中与妻相见,可谓写到真情无饰、至情无余的地步。“无言”正是万言,“泪千行”正是一心,这正是写情高手之作。结拍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写梦醒后的感慨,明月松冈是妻子葬身之处,回应起句的“两茫茫”,情虽明朗,而意极朦胧,词虽收煞,而余音不绝。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首创。悼念之词以“记梦”形式出现,有了具体描绘,为抒情创设了条件。由于写得抑扬开合、虚实互糅,把词人对亡妻之爱、之念、之悼,对现实生活之怨、之愤、之叹结为一体,读来使人一唱三叹,读后令人回味不已。

猜你喜欢
  • 奕譞《治家格言》原文和注释

    《治家格言》是奕譞的作品之一,该文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庭治理的理解。作者强调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表示家庭治理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给予他人宽容和理解。文章还提到了“勿让子女过度昂贵,以免令其庸庸碌碌”,呼吁父母不要给孩子过度的物质负担,以免影响他们的成长。此外,还有关于家庭中男女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如何正确教育子女的观点。总而言之,这一份家庭治理格言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家庭管理智慧。

  •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赏析》

    全诗十二句,前六句写景状物,后六句议理抒情。前六句,勾勒出一个生动感人的偿冤报仇的小鸟形象。前四句,从正面破题。虽未直接点破“精卫”二字,但“偿冤”一词已暗示之。“山石细”、“海波平”二词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了“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五六两句描写了精卫填海的失败。特别是用“抱寸诚”、“衔细石

  •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出处】唐刘长卿《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意思】江上明月高照一群群北雁飞过,淮南落叶凋零楚山也似乎增多。 【全诗】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

  • 《其授业也,循循善诱,至诚恳恳,殆孔子所谓诲人不倦者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

    师道类名言赏析《其授业也,循循善诱,至诚恳恳,殆孔子所谓诲人不倦者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资本论》

    《资本论》 马克思的最主要著作,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全书共4卷。第1卷(德文版)于1867年出版;第2、3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编辑,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第4卷经考茨基编辑整理

  •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不死何为。

    【名句】相 ① 鼠有体 ② ,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不死何为。 【注释】①相:看。②体:肢体。 【释义】看看那老鼠还有肢体,做人却不懂礼节。做人不懂得礼节,那还不如死了去。 【点评】做人一定要懂得礼节,

  •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名言: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注释: 咸: 都。 句意: 自古以来圣贤们论述治学的道理, 都把亲身实践放在第一位, 把著书立说放在第二位。 出处: 明·林希元《罗整庵困知

  • 描写宋江的古诗词(《水浒传》中描写宋江的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宋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宋江的诗句,《水浒传》中描写宋江的诗词,形容宋江的诗句。(一)《西江月 . 自幼曾攻经史》 自幼曾攻经史, 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 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 那堪配在江州。 他

  • 端午节的诗歌15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诗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端

  • 诗经《国风·邶风·北门》译文与鉴赏

    这首诗的主人公虽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诗并非无病呻吟,的确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