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邻——杜甫
南邻——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
先生不知何许人,与少陵为友,其人正复不俗。首句言角巾飘然,见其服之雅也。次言芋粟亦资生计,见其能耐清贫也。三句写其家庭之雍霭。四句写其心术之仁慈。五六言秋水到门,才高几尺,小舟系岸,恰受数人,预为拿舟送客之用。末谓邻友深谈,不觉流连至晚,满江月色,始泛艇而归。高情雅致,具见于诗矣。杜诗三用“受”字:轻燕受风斜,修竹不受暑,与野航恰受句,皆善用“受”字。
-
台湾竹枝词钱琦 竹舍茅檐似画图,疏篱都夹绿珊瑚。 不教夜雨空阶滴,添种芭蕉三五株。 竹枝原为唐时流行于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的民歌,经刘禹锡谪居期间成功的仿作和改造,遂定型成为一类以描写民风土俗为主
-
【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注释与译文]这是诗人表现自己听到战乱结束消息时狂喜心情的诗句: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饮酒;趁着大好春光,我可以回到家乡去了。“青春”,指春天
-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希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释义】 古代格言。原意为: 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帽; 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朝代的兴衰交替; 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知晓自己行为的得失。 【评析】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悼念魏征时所说的。
-
《海棠·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咏海棠诗鉴赏
-
《教者顺其性之所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教者顺其性之所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疏。佳句传因多好事,尽题稀为不便书。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
-
【原题】:景仁欠道斋礼院予与和叔过之值其方饮引去二君以诗见谢三首·{缺}
-
《小重山》·李清照 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这是女词人早期的一首惜春怀人之
-
天街东西异,祗命遂成游。月明御沟晓,蝉吟堤树秋。老僧情不薄,僻寺境还幽。寂寥二三子,归骑得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