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扁鹊见蔡桓公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扁鹊见蔡桓公

【题 解】

本则寓言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喻老是韩非运用历史故事、历史资料解释和论证老子思想的哲学著作。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生,他是中医传统诊断法“望(看气色)、闻(听气息)、问(询症状)、切(摸脉象)”四诊的奠基人。当时人们认为他的医术可同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的良医扁鹊相比,故称他为“扁鹊”。蔡桓公,蔡国的国君,名封人,春秋时人,文中又称作“桓侯”。据史记记载,秦越人生活于公元前四五世纪,比蔡桓公晚百年以上。韩非在喻老中引用这个故事是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可能属于假托,时代问题无须细究。

为了论证“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要做好困难的事情,应当从细小的容易的事情做起)这一论点,韩非写了扁鹊见蔡桓公这一故事。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蔡桓公讳疾忌医,不听名医扁鹊的劝告,以致使极易治愈的小病发展为大病,最终不治身亡。它启示人们,要想避免祸患,就应该在发现祸患的初期就及时防止。如果任其发展,势必酿成大祸,无法挽救。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这则故事叙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致使病情由轻而重,最后一命呜呼的过程,说明了对祸患要敢于正视,要防微杜渐,否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事实上,这则故事并非一篇独立的文章,而是韩非在他长篇哲学论著中的一个小论据,用以说明“制物于细,未兆易谋”这一观点。基于为说理服务的目的,本文文字质朴,没有多余的铺排雕饰,却准确洗练,如写桓侯的病情变化、外在形象以及扁鹊的医术高明,都用粗线条,并未作细致的描绘。但作者思维缜密,有浓缩文字的功力,加上遣词造句的准确,使人读来粗中见细。如写桓侯对扁鹊反应的前后不同,就是沿着桓侯病情的发展而表现的。病潜而未发时,出言不逊,态度傲慢;病入骨髓,浑身疼痛时,才“使人索扁鹊”,前后表现判若两人。这样不仅对比鲜明,突现了顽固害己、愚昧引祸的社会现象,而且揭示了祸患起于幽微的道理,从反面论证了“制物于细,未兆易谋”的观点。

在记述事件时,作者详略适度,颇具匠心。其中详写了扁鹊的诊断和桓侯的反应,略写了事件发展的过程。这样就使矛盾的双方始终处于针锋相对的状态,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而对扁鹊与桓侯四次见面的叙写,则对第一次、第四次作详写,对第二次、第三次作略写。因为第一次是故事的开端,必须将起因交代清楚,而第四次是故事的高潮,所以应详写。

文章还用结构相同的句式,多次反复地叙述情节,每次叙述固然简略,但前后联系起来,又收到了详尽的效果。如扁鹊对桓侯病情的四次诊断:“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这四句话的句式大致相同,合起来便揭示了病情逐步变化、加深的过程。

作为一篇寓言故事,本文寓意的深刻远远超出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它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具有普遍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人有错即如有病,患者应闻过则喜,主动求“医”,以求把病治好;如果讳疾忌医,甚至以怨报德,拒人于千里之外,那无疑就是自戕。

猜你喜欢
  • 基 兰《大海》原文

    大 海 ◆ 基 兰 世界上,最宏大的是海,最有耐心的也是海。海,像一只驯良的大象,把地球上微不足道的人驼在宽阔的背上,而浩瀚渊

  • 宋词典故“目光在牛背”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目光在牛背 【出典】《世说新语·雅量》:“王夷甫尝属族人事,经时未行,遇于一处饮燕,因语之曰:‘近属尊事,那得不行?’族人大怒,便举樏掷其面。夷甫无言,盥洗毕,牵王丞相臂,与共载去。在车中照

  • 杜甫《弊庐遣兴,奉寄严公》全诗赏析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迹忝朝廷旧,情依节制尊。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作品赏析当是永泰元年春自幕府回草堂时作,故云幕府瞻

  • 苏轼《初入芦山三首》全诗鉴赏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 诗词《游月陂》全文、翻译和鉴赏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原诗今译】 秋深了,我在月陂堤上徘徊四望, 北有插天的

  • 王维《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全诗赏析

    世上皆如梦,狂来止自歌。问年松树老,有地竹林多。药倩韩康卖,门容尚子过。翻嫌枕席上,无那白云何。

  • 《今古惟称知己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今古惟称知己少。》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霸主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此诗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在怀古幽思

  • 客观对应物作品分析

    一译“客观联系物”、“客观关联物”。指象征派诗人藉以表现某种诗情所描述的物品、某种情况或一系列事件等。 客观对应物的理论是象征主义

  • 《古文·《鸣机夜课图》》鉴赏

    古文·《鸣机夜课图》 记蒋士铨吾母姓钟氏(1)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