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曹丕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作者简介曹丕(187—226年),字子恒,曹操之子。216年(建安二十二年)被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代汉献帝自立,称魏文帝,在位七年。曹丕后段生活在赤壁之战奠定的天下三分局面中,过着贵公子、王太子和帝王的生活,政治上缺乏曹操的雄才大略,而追慕无为之治,实行了诸如轻刑罚、薄赋税、禁淫祀、简葬祭的开明措施。曹丕的文学素养丰厚,著有典论,其中仅存的论文,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流传有诗歌40首,虽气魄苍劲不及乃父,文采也不及其弟曹植,内容多取材于“闾里小事”,如征人思归,男女别离等,少数能反映社会的贫富不均,明显倾向于民歌化。语言和文字风格受乐府歌谣影响,近乎口语而不加雕饰。
题解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黄初六年(225年)“八月,帝遂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从陆道幸徐。九月,筑东巡台。冬十月,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余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亦有记载“谓吴兵强而退也”。故此诗为作者在广陵故城所作。广陵,郡名,临长江,是军事重镇,故城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
简析至广陵于马上作诗写于作者逝世前一年。诗中前八句先点明观兵之地面临浩荡长江,魏军甲兵坚锐,士气高昂,大江天堑不成障碍。以下笔锋一转,用多于前面几乎一倍的字句表达自己的愿望,即主张不战而屈吴国。为此须在靠近前线的地方筑室聚民,发展农业生产,从而减轻将士的征战、戍守之苦。总之,无论是因为天寒水冻,还是吴军有备,曹丕停止了军事进攻。最后四句或许涉嫌标榜,但也符合作者性格。该诗一反作者多写劳人思妇的内容和民歌化的风格,意境开阔雄壮,文字古雅,屡用典故,可谓意外之笔。
-
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 ① 卡尔马克思 只从维克多雨果 ② 的或者丽莲伏尼契 ③ 的笔下,才依稀领略过的那种森严、凝重、深幽得近于神秘的气氛,正弥漫在这青
-
(一)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二)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
-
小时候,随父亲上山伐树。父亲锯倒一棵树后,我抚摸着树桩上那一圈圈不规则的圆形图案问父亲:“爸,这是什么呀?”父亲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
-
勇之忍第五十三勇之忍第五十三 暴虎冯河,圣门不许;临事而惧,夫子所与。 黝之与舍,二子养勇,不如孟子,其心不动。 故君子有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李清照时光清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李清照感叹时光流逝诗句,李清照诗词全集体现青涩的词,李清照的古诗词。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
-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题 解】此文是苏辙19岁刚中进士时写给当时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使韩琦的信,希望得到他
-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
我的伊豆[日本]川端康成 著陈德文 译伊豆是诗的故乡,世上的人这么说。伊豆是日本历史的缩影,一个历史学家这么说。伊豆是南国的楷模,我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遥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作品赏析【注解】:1、阴阳:指日月。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