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
【题 解】
满井,是位于北京安定门东三里外的一口古井,因“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而得名。井中飞泉喷薄,冬夏不竭。井旁苍藤丰草,掩映着清清的泉水、错落的亭台,景色极为优美,是明清两代北京近郊一处有名的风景区。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以清新的笔调,描述了寒冬将去、春天将来的北方田野的景色,显现出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流露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作者由城居不见春叙起,以春寒的料峭为出游作了铺垫,接着写郊外探春,并逐层写出郊外早春景色诱人,而最后归结道:“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回应开头困居局促之状,迥然有苦乐之异和天渊之别,表现了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生活,寄意于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本文颇有深意,令读者回味无穷,产生无限遐想。
文章不长,却牢牢扣紧了“春意”二字。在简洁准确地点明了游记的时间、地点后,作者便由远及近,由面及点,层次分明地记游。首先,以一幅仅十二字的鸟瞰图,就凝练、洒脱并富有感情地把春景勾勒出来,完成了面的描绘。紧接着作者移步换景,始写水,继写山,后写田野,将三组优美的特写镜头,借助于遣词造句的高度技巧,动静相宜地突出了早春景物生机盎然的特点,极富个性。接着,作者又加入了对人物踏青郊游的描写,更说明了春天确实已经到来了。然后将动物描写得悠然自得而又充满欢乐,仿佛作者当时的心情。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可以说作者以他特有的自然、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的图画。
文中多处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既能传山川景物之神,又处处洋溢着作者悠然神往的情感,更为行文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例如,“若脱笼之鹄”一句以物比人,非常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刚从“局促一室”中解放出来,出城游玩,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喜悦心情,给人以具体可感的印象。又如以“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一句比喻波光,以物比物,写出了水光的清冷而又明丽的特点,相当准确。再如:“如倩女之礣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一句以人比物,把静态的、无生命的山色,比作动态的有生命的美女梳洗秀发,写出了春山的娟净可爱,准确地传达出春天所独有的温和、明媚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文章抒情色彩比较浓。作者说“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而他的游记的字里行间又何尝不是“皆有喜气”呢。“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是激情的自然流露,而描绘满井的湖光山色、游客、动物等,无一不饱含激情。
笔中含情、借物喻人是本文的两大特点,字里行间那种清新恬静的田园之韵,让读者明白了什么叫做抒写性灵。
-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作品赏析此亦同时所作。时程元振已贬斥,公初春犹未知,故借百舌以寄慨。王十朋曰:百舌者,反舌也,能反
-
《神女峰》 舒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帕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思想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
-
此是一首别有情趣的抒发离愁别恨的小词。 上片写的是征途之景,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词人身着短衣,乘着骏马,奔驰在征途上,那历历如画的青山,已被自己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一“尽”字说明了行程之远,一“匹”字,彰显了征途之寂寞。“
-
孟郊长安秋声干, 木叶相号悲。瘦僧卧冰凌, 嘲咏含金痍。金痍非战痕,峭病方在兹。诗
-
作者: 姜丽华
-
高凤翰 朱砂变相玉精神 ① ,月夜衣裳舞太真 ② 。 却借梅花簇绛雪 ③ ,特翻别调写阳春 ④ 。 【注释】 ①朱砂:用来作国画红色颜料的矿石。②太真:仙女。道教传说中有太真夫人,为王母的小女。又,杨
-
曾国藩《冰鉴·十一·容貌者佐骨之不足,情态者佐神之不足》译文与赏析
十一容貌者佐骨之不足,情态者佐神之不足 【原文】 容貌者,骨之余(1),常佐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久往观人精
-
《庄子·外篇·秋水》原文鉴赏 (解题)本篇以篇
-
折杨新曲万人趋,独和先生于蒍于。但信椟藏终自售,岂知碗脱本无抚。朅从冰叟来游宦,肯伴臞仙亦号儒。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不嫌雾谷霾松柏,终恐虹梁荷栋桴。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感君生日
-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