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凡作客途风景诗者,山川形势,最宜明了,笔气能包埽一切,而句法复雄宕高超,斯为上乘。许诗其佳选也。开篇从秋日说起,若仙人跨鹤,翩然自空而降。首句即押韵,神味尤隽。三四句皆潼关左右之名山,太华在关西,中条在关东,皆数百里而近。残云挟雨,自东而西,应过中条而归太华。地望固确,诗句弥工。五句以雍州为积高之壤,入关以后,迤逦而登,故树色亦随关而迥。余曾在风陵渡河,望潼关树色,高入云中,深叹其“迥”字之妙。六句言大河横亘关前,浩浩黄流,遥通沧海,表里山河之险,涌现毫端。以上皆纪客途风景,篇终始言赴阙。觚棱在望,而故乡回首,犹梦渔樵,知其荣利之淡也。温庭筠亦有潼关诗云: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与此作同工。非特饶有韵味,且晓鸡句用鸡鸣度关事,运典入化,可为学诗之炳烛。
-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 南有嘉鱼,烝然罩罩。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 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 南有樛木,甘瓠累之。
-
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 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 逆风吹浪打船声。白居易被
-
作者: 赵光勇 【本书体例】
-
冯友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与民族危亡这一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人生境界说成为他人生哲学的核心。他认为,人的本质是觉解,人生的意义因觉解的不同而不同,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觉解形成了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
-
北距飞狐信未通,夜来缚到稿街东。千年妖幼谁家妇,一国蒙茸无是公。丘首可怜迷故土,帝羓空用起腥风。长缨俘献埋轮使,未问豺狼问此翁。
-
当代长篇小说。萧玉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 作品以抗日战争前夕的胶东半岛为背景,描写了大风口村普通农民张力成走上革命道路的经历。张力成出身贫寒,30多岁才订了婚。在他娶亲这天,户部
-
我生长在水乡,水使我感到亲切,如果我的性格里有明快的成分,那是水给我的,那澄明透澈的水,浅绿的水。 我渡过很多次钱塘江,却只是往来两岸之间,没有机会沿江看看。富春江早就给我许多幻想了,直到最近,才算了
-
郑獬《春
-
朝亦视簿书,暮亦视簿书。簿书视未竟,蟋蟀鸣座隅。始觉芳岁晚,复嗟尘务拘。西园景多暇,可以少踌躇。池鸟澹容与,桥柳高扶疏。烟蔓袅青薜,水花披白蓿何人造兹亭,华敞绰有余。四檐轩鸟翅,复屋罗蜘蛛。直廊抵曲
-
人事一朝尽,荒芜三径休。始闻漳浦卧,奄作岱宗游。池水犹含墨,山云已落秋。今朝泉壑里,何处觅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