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韩愈》原文与赏析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大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颇黎盌。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去岁羁帆湘水明,霜枫千里随归伴。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澣。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由来钝驳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须知节候即风寒,及亭午犹妍暖。南山逼冬转清瘦,刻划圭角出崖窾。当忧复被冰雪埋,汲汲来窥诫迟缓。
长安志曾记载“青龙寺有柿万株”。韩愈这首诗以诡奇怪异的语言描绘了青龙寺柿子成熟时的景象,“从柿叶生出波澜,烘染满目,竟是陆浑山火缩本。吾尝论诗人兴象,与画家景物感触相通,密宗神秘于中唐,吴(道子)、卢(楞伽)画皆依为蓝本。读昌黎、昌谷诗,皆当以此意会之。”(沈曾植语,转引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五)
此诗第一段集中笔力写万树红赤的景象。诗人说,当晚秋季节到来时,白天越来越短,朋友约我去青龙寺游览,正值柿子成熟的季节,红叶布满万株树。那时节,红光闪烁,照得四壁生辉,鬼神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明逼真。那一株株通红的柿树,好象赫赫火神打开的一把把火伞。无数硕大的柿子骈列枝头,好象火光熊熊的彤云在树间燃烧着。树下红柿星罗棋布,是金乌啄下来的赤红色的虬龙之卵。看到了这种神异的景象,游客们都眼花缭乱,神魂竦动,忘掉自己到了什么处所。整个庙宇,赤气冲融,充满其间,简直毫无空缺之处。好象又回到了传说中的上古洪荒时代,十日并出,整个乾坤赤地千里。我们认为,色彩斑烂还比较容易形容,上下左右一片红色就颇难于措辞了。现在你看,诗用“光华闪壁”,“赫赫炎官张火伞”,“然云烧树”,“赪卵”,“赤气冲融”,“九轮照烛”等形象,就把红色写活了。从红色联想到火,这还是比较容易的,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但能想象出“赫赫炎官张火伞”、“金乌下啄赪虬卵”、“九轮照烛乾坤旱”等绚丽怪异的画面来,就不是寻常人所能做到的了。
第二段叙道士吃柿子的场面,仍然突出描写柿子的红光,这真是有意从难处来见功夫了。“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诗人突然发现,柿红色的反光映照着老道士的脸庞,老道士忽然变成“色如桃花”的少年儿童了;于是诗人慨叹地说,我这个从来不相信灵仙鬼怪的人今天也相信灵仙之说并不怪诞了。这一极度夸饰的神来之笔,简直要令人拍案叫绝!接着又用两个典故来烘染:“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前者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渔人迷路不复得入桃源的故事,意谓眼前被青龙寺中鲜红的柿色迷住就象当年渔人被鲜艳的桃花迷住一样;后者用古咄唶歌的典故,李善昭明文选注中曾引古咄唶歌云:“枣下何攒攒,荣华各有时。枣初欲赤时,人从四边来。枣适今日赐,谁当仰视之?”是用古歌中一串串赤枣来比拟眼前枝头累累的红柿。但“悲歌”者,又是用潘岳笙赋的典。笙赋曰:“咏园桃之夭夭,歌枣下之纂纂,歌曰:枣下纂纂,朱实离离。宛其落矣,化为枯枝。人生不能行乐,死何以焉谥为?”意思是希望崔补阙及时行乐,不要悲歌,这就转入下一段意思去了。总之,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是从对青龙寺万株柿树神奇景象的描写过渡到对崔补阙发议论、谈感想。
第三段写诗人劝崔补阙趁天气还不太寒冷,早些去游青龙寺和终南山。诗人现身说法,将自己前年、去年的情况来跟目前对比,从而再劝崔去游览。
诗人说,前年我被贬谪阳山,身在岭南,思乡之情勃发,当时鲜红的山踯躅花开得漫山遍野的数也数不清。去年我移掾江陵,待命于湘水边,经霜的枫叶红于二月鲜花,千里迢迢地伴随着我的一片孤帆。猿声哀怨鼯鼠长啸鹧鸪悲鸣,入耳凄恻进肠酸楚难以洗濯。在前年和去年的那种境况下,想携手跟您一起去游览可能吗?所以现在跟您过从来往我岂敢懒惰?迟钝騃呆的人是很少去参悟追寻的,何况我当了国子博士这样的闲官常常饱食无事闲散得很。只有您跟我俱有同样的怀抱,能够抑制住心中的不平而坦然处之。你年纪轻轻就得路当了谏官不要过分急于求成,时局清平谏疏尤其适宜少写。君子有酒,身边无事,才能畅饮;谁家多竹,欲去观览,便可扣门。你要知道,节候不饶人,严寒即将来临;幸亏如今在中午这一段时间气候还比较和暖。南山逼近冬季就显得清瘦了,棱角分明崖洞显豁,不过要担心这些美景重又被冰雪埋藏,所以你要赶紧来观赏切忌迟缓。诗歌并不一概排斥议论,只是议论要带着情韵而行。这一段议论由于带着作者丰厚的生活体验和浓厚的感情色彩,所以读来不仅不感到丝毫枯燥乏味,相反,倒显得形象鲜明,亲切感人。诗人在前段用桃花、赤枣,在本段又用踯躅、霜枫,都是红色的,都是从青龙寺的柿色联想来的,所以朱彝尊说:“四样红树,摘得妙,寄兴亦好。”而最大的特点是诗人对朋友崔补阙推心置腹,无话不谈,韩愈通达的人生态度是一定会对崔产生影响的。
程学恂韩诗臆说认为:“青龙寺诗是小奇观”。我们认为,它第一奇在比喻新奇而贴切。新奇而失真,贴切而陈旧,都是诗家大忌。韩愈是最反对陈词谰调的, 曾提出“惟陈言之务去”,此诗正是实现他这一理论的标本之一。第二奇在想象力惊人,这些联想,既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中。例如从老道士吃柿时红光反照,联想到“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仙非怪诞”,既夸张,又合情合理。第三奇在描绘色彩的本领十分高强,此诗通篇写红色而又千变万化,无单调之感,这是极不容易办到的事,值得我们细细揣摩体会。
-
名言: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 注释: 足: 精神饱满。 句意: 学习如登高山, 越登越高; 如睡觉, 越睡精神越饱满。 出处: 三国·魏·徐干《中论·治学》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出处】唐李白《忆秦娥》。 【意思】 秦娥从梦中惊觉,耳闻一缕凄凉的箫声,眼见一轮清 冷的明月。和泪的梦啊清冷的月,幻映出当年伤感的离别。
-
正抽碧线绣红罗,忽听黄莺敛翠娥。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
少年信美何曾久,春日虽迟不再中。欢笑胜愁歌胜哭,请君莫道等头空。 作品赏析【注释】:少年信美何曾久?春日虽迟不再逢七绝《劝行乐》作于洛阳。这两句是劝告人及时行乐并珍惜时光和青春——少年的美妙时代不可能
-
《美狄亚》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公元前406)的悲剧,写古希腊英雄时代,科尔喀斯公主美狄亚对遗弃她的丈夫伊阿宋由爱转为恨,进行报复的故事。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关于金羊毛
-
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
-
下武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
古文·谢南冈小传 恽敬谢南冈,名枝仑,瑞金县
-
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本诗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上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对此,谭嗣同刺激很大
-
作者: 梁建民 【本书体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