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虞美人
李煜
【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1]?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2]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3]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4]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1]何时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言痛苦没有终结。
[2]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
[3]雕栏玉砌:指皇宫的建筑。
[4]君:作者自指。
【作者】
李煜(937~978年),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南唐后主。李璟在位时南唐已称臣于周,李煜即位后宋已经代周建国,南唐形势更加岌岌可危,治国无能的李煜只好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开宝七年(974年),宋军大举南下,次年十一月攻破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被封违命侯,实际上已经成为比较体面的阶下囚。宋太宗即位,又晋封李煜为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李煜卒于开封。李煜精通书画,熟谙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他的词可以他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继承了晚唐“花间派”的词风,风格柔靡;后期身为俘虏,词作多写亡国之痛,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他不仅扩大了词的题材,而且拓展了词的意境,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据说,这首词写好之后,于他生日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在开封的寓居里宴饮奏乐,叫歌伎进行演唱,声闻于外。后来宋太宗知道了这件事,觉得他有故国之思,就命令秦王赵廷美赐他牵机药,把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以说是李煜的绝命词。
词的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见春花秋月。这一提问包含了深刻的含义:首先,从被问的对象来看,春花和秋月,众所周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按照正常的逻辑,一般人都希望能够永远留住它们;从提问者的角度来看,既然问他们何时终了,也就暗含着希望它们尽快逝去的意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符合正常逻辑的思维?“往事知多少!”读到这里,虽然我们仍不知道“往事”指的是什么,但可以了解到的是,是春花、秋月引发了作者对这些往事的回忆。而这种回忆夹杂了那么沉痛的感受,对一个亡国之君来说,这种往事多么的不堪回首。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首了。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恰恰像一江春水向东流去,无穷无尽。一江指长江,用一江春水来比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应该说,李煜这样的词,不仅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情感,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美好的生活。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因愁苦而改变,这里还含有人事的改变。这一问一答,就把“愁绪”这种虚无缥缈的事物以一江东流的春水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虚实的互化,别有一种美感在其中。这一句也因其生动形象的写愁手法成为历来人们所传颂的名句。
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这正说明这首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代表性,这正是这首词的杰出成就。
全词通过具有诗意的形象比喻,真实而深刻地表现了李煜的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词虽短小,但余味无穷。
-
古代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注释与译文
【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注释与译文]让,辞让,拒绝。择,区别。两句的意思是:泰山不拒绝微小的泥土,才能形成那样高大;河海不嫌弃细小的水流,才能变成那样渊深。这几句
-
【原题】:益昌霪雨逾月负郭皆浸祷祠之后仓廪何全居民复业运使国博喜而赋诗辄成三绝句以报来贶
-
《全唐诗》中收张潮诗五首,其中《长干行》还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张潮的几首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 这首诗的第一联:“茨菰叶烂别西湾,
-
有个姑娘和我同坐一辆车,她的脸蛋好像盛开的木槿花。姑娘身子轻盈,她跑起来像飞鸟张开翅膀,她身上佩戴着漂亮珍贵的玉佩。
-
秋日到郊区出游,午饭订在农家乐。去农家乐的次数多了,对一切大都熟视无睹。不过,这一次有一物件让我不禁生发许多联想和感慨。这是昌平燕
-
日落红雾生,系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煮蔬为夜餐,安识肉与酒。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儿女自咿AA43,亦足乐且久。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谁
-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作品赏析【注释】:这首词虽写离愁别恨这一传统题材,但却别有一番情调,是作者性格的体现,
-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作品赏析【鹤注】据郑虔死于广德二年,则梁氏编在大历元年为是。席
-
【注释】: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即己酉年。这年春天,金兵大举南下,直逼扬州。高宗从扬州渡江,狼狈南逃,这时长江以北地区全部被金兵占领。作者当时避乱南行,秋天在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夜渡,抚事生哀,写下了这首悲壮的词作 。“泣孤臣吴越”
-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