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小池》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杨万里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先任地方小吏,召为国子博士,渐升郎官、秘书监。孝宗(1163—1190年在位)末出为江东转运副使。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等。
简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小品。作者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捕捉并精细地描绘了乡野池塘明媚的初夏风光。此诗从“小”处取景,如小池、小泉眼、涓涓细流,一池柔和的树荫,几支刚出水面的小荷,还有轻盈的蜻蜓,构成一帧春意盎然的“小池风物图”。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幽深情趣尽融其中。
-
沈德潜 夫差曾报阖闾仇,宋室南迁事竟休。 和议有人增岁币,偏安无诏复神州。 中朝已洒苌弘血,塞北空闻杜宇愁。 莫上凤凰山顶望,冬青谁认旧陵邱? 本诗是作者登上吴山揽胜,有感于南宋偏安江左,不图恢复之事
-
这是一首寻春的小词。作者并未开门见山地道出他的寻春感受,而是在小词的开端,娓娓如话家常,将读者逐渐引入胜境:“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抱定了寻春的目的四处寻找,不如喝上几杯酒,在家门附近和春光不期而遇。其实,辛稼轩自己就是那种
-
古文观止·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相如从
-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阔与言长》经典解读 境阔与言长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
-
①这首诗是蔡和森同志在1918年所作。当时杨昌济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他写信给毛泽东同志,讲到有人发起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毛泽东同志主张争取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了解俄国和欧洲的革命的真实情况,因此和蔡和森同志在湖南青年中倡导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
-
原文 红线 1 ,潞州节度使 2 薛嵩家青衣 3 。善弹阮咸 4 ,又通经史 5 ,嵩遣掌笺表 6 ,号曰“内记室”。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颇凄,调其声者,必有事也。”嵩亦明晓音律,曰:“
-
朱成玉·在秋天里想想春天的事朱成玉那个秋天,我身心俱疲。一种无法言说的疲惫如影相随,像永远在路上的挑夫,累了,就把生活的扁担从左肩
-
【注释】:咏物词发展到南宋已进入成熟期,不仅作品数量众多,而且更重视写作技巧和形式类。与北宋的咏物词相比较 ,南宋咏物词更具有一种幽微细腻的特色,虽然不容易看出其寄托所在,但更富有朦胧美。张鎡的这首词就能够将作者内心的情思同作品外化的意象融
-
鲁迅的《战士和苍蝇》通过揭示品格的对比,反映了人性的丑陋与对正义的渴望。文章语句通顺,注释清晰,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篇文章既引人思考,又引发共鸣,是一篇富有启示意义的作品。
-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