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途中偶成·郭登》原文与赏析
郭登
白璧何从摘旧瑕,才开罗网向天涯。
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岂有鸩人羊叔子,可怜忧国贾长沙。
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
郭登(?—1472),字元登,濠(今安徽省凤阳县)人,一生中官场蹭蹬,沉浮不定。明代宗景泰(1450—1456)初年,官右都督,以功封定襄伯。英宗复位(1457—1464),因事谪戍甘肃。宪宗即位,诏复伯爵,充任甘肃总兵官。
从诗中反映的内容看,这首诗可能作于诗人因事获罪、贬为都督佥事、远戍甘肃而途经保定(今河北省保定市)时所作。诗作通过诗人在征途中思念家人和追溯古人,表现了自己遭贬后的怨愤之情。
开篇,诗人怀着无比沉痛悲愤的心情,以白玉自比,说明自己因获罪而贬官远戍:我本来是无瑕之玉,何从找出毛病来呢?刚刚审查无罪而获释放便去遥远的边疆任职。诗人以“白璧”自喻说明自己洁白无瑕。“摘旧瑕”是点明祸从天降,乃是莫须有的罪行而贬谪。“何从”二字透露出诗人的怨愤之情。“罗网”比喻朝廷中的邪恶势力。无辜地被投入罗网已是怨愤之极,逃出“罗网”而又要走向“天涯”, 可谓是怨上加怨,怨恨至极。在恶风满天、冰霜遍地的贬戍途中,他想到了什么呢?他一思家人,二忆古贤。他想到了在寒窗前、青灯下的儿女们正在为自己的不幸贬官远行而流泪哭泣;他想到了羊叔子被人误解和贾谊遭到权贵的排斥而谪居长沙;他还想到了忧国忧民的屈原竟葬身汨罗鱼腹。诗人连用三个典故,借典述怀明志。羊叔子即晋朝的羊祜。羊祜同忠于吴的陆抗相对峙,然而陆抗对他的为人极为赞赏。有一次陆抗生病,羊祜派人馈赠药物给他,有人劝陆抗不要吃,怕药中有毒。陆抗说:“羊祜岂鸩人(以毒药害人)者!”贾谊曾是汉文帝的博士,后官至大中大夫。他因主张改革政制,遭到权贵的排斥,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人称之为贾长沙。诗人以羊祜与贾谊自况,表明自己对朝廷已是一片忠心,不料竟遭贬官,表达了自己满腔的怨愤之情。未联“独醒”典出楚辞·渔父中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句。诗人和“骚人”屈原之“咏”,表明他与屈原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诗人在用典之后,以“满耳斜阳噪晚鸦”的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在夕阳西下的保定途中,两耳听到的是乌鸦不断的鼓噪声!乌鸦的叫声是不祥之音,悲凉可怕的环境更增添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怨情。
虚实相生是此诗主要特色。通常说,近景实,远景虚。诗人写“客路风霜”足实写,而“梦里家”的“寒窗儿女灯前泪”是想象之中的描写,应是虚景。诗人引典明志是虚写,而“满耳斜阳噪晚鸦”则是实写,虚实相生,相映生辉,皆成妙境。它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加深且加浓了诗人所表达的怨愤之情的份量,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
-
“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2] 。”二者皆讥 [3] ,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4] 。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 [5] ,辅翼其世主 [6] ,功名俱著于春秋 [7] ,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 [8
-
杨万里 非关月季姓名同,不与蔷薇谱牒通。 接叶连枝千万绿,一花两色浅深红。 风流各自胭脂格,雨露何私造化工。 别有国香收不得,诗人熏入水沉中。 玫瑰、蔷薇、月季被誉为“蔷薇园三杰”。它们同属蔷薇科多年
-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再三地呼唤,她才走出来, 还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 【解析】 琵琶女有满腹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因此千呼万
-
注解:杰克·伦敦(1年1月1日-11年11月日),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狼的儿子》,中篇小说《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白牙》,长篇小说《海狼》等。
-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不得已,忽分飞,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几往返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鞍马归兮佳人散,
-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
-
点击进入: 郭沫若《银杏》原文 托物喻志,是散文作品中常见的样式之一。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周敦颐的《爱莲说》、刘伯温的《卖柑者言》等,至于以松、柏以及梅、兰、竹、菊入诗明志,在古代作家作品中更是屡
-
沧海横流血作津,犬羊角出竞称真。中原岂是无豪杰,天遣群雄杀晋人。
-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灵心圆映三江月,彩质叠成五色云。中藏宝诀峨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