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无家别·杜甫》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无家别·杜甫》原文与赏析

杜甫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 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 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 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 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

无家别中的征夫出征复员后又复应征,和一般的应征服役的人不同,经过一场战乱,他已是“无家别”了,这与那种与家人告别的人自然心境有别。

正因为诗中主人翁是两度应征,于是诗也就以归来之后家园荒废和再次应征时的心情组织结构, 诗也就分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一二老寡妻”,写第一次出征回来后的萧条景象。“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起句笼盖全篇,形成空旷荒凉的气氛。“天宝后”标明了时限,“寂寞”,言下之意是当年繁华昌盛的景象已荡然无存。继面具体描绘寂寞之象。“园庐但蒿藜”,“但”作“仅”讲。原来的田园庄屋如今只是一片草丛。过去家乡人口众多,“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百十家的村庄, 男男女女, 老老少少,或耕或织,或渔或樵,一派兴旺景象,而今经过“世乱”,或死或逃,这才使田园荒芜,杂草丛生。这位征人因为“阵败”才回来的,“归来寻旧蹊”,世居之地,熟门熟路,可是现在却要“寻”旧日的路了。一个“寻”字,回应“园庐但蒿藜”,给人以抛荒日久、人迹久绝的印象。接着进一步以“寻旧蹊”时所见惨象写“园庐”的状况。“久行”只是“见空巷”,确实是“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空巷无人,他人感到太阳也“瘦”了, 其气氛自然“惨凄”。“日”本无所谓胖瘦,而是人心惨痛,觉得太阳也形销神损。一找到自己的家园,“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令人毛骨竦然。这完全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的局面,狐和狸“竖毛怒我啼”,明明是这些野兽“反客为主”,把屋子的老主人当成侵犯他家园的“外人”。自己的家成了狐穴狸窝, 不敢近前,怎不叫他要眼中流泪心上滴血。到四邻走走,所剩只有“一二老寡妻”。诗的这一部分,以蒿藜、空巷、狐狸、寡妻等典型细节,极写了天宝后的“寂寞”, 以具体事物显示了“无家”的现实。

第二部分即诗的后半部。这部分在于写“别”。“县吏知我至, 召令习鼓鞞”,又要召募他服役。回乡的老兵虽然家不存人已亡,可是毕竟生于斯,长于斯, 老于斯,犹如“宿鸟恋本枝”,还是“穷栖”于此,而且还要生活下去, 重整家园,“方春独荷锄, 日暮还灌畦”, 可是县令又召他去,家中已无人可征了,连他这个曾服役过五年多的人也不能放过。面对这种情况,因为已“无家”,他倒觉得无所牵挂,在本州本土服役,“内顾无所携”,无人送行, 也无物可带。“近行”,只是孑然一身;“远去”,前途迷茫,不知所终。“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反正是一回事了, 又何论路途的远近呢!“转作旷达,弥见沉痛矣”(沈德潜语),无怪乎刘辰翁要说:“写至此, 可以泣鬼神矣!”(见杨伦杜诗镜铨引)他虽作旷达,实为强作欢颜式的宽解,内心的酸痛终难抑制,“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回想第一次应征之后, 老母在家长期卧病,竟至死后无人埋葬,骸骨丢弃于沟溪之中,造成自己的终生遗憾。由于再度应征, 自然勾起上次出征给心灵留下的创伤。这也就水到渠成地导出诗的结句“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到了无家可别的地步,做这种老百姓还有什么意思!

无家别选材典型,表现有力。以一个士兵两度应征,就有了第一次出征归返后情况叙写的余地,以充足的笔墨写“世乱”后的惨象。从“无家别”,反映了千家万户的破败,千里万里的荒芜,这比“百里无鸡鸣,白骨蔽平原”的概括性叙述更为具象动人。写征人“无家”, 又选取富有特征性事物,以点写面,由斑见豹。写征人的心情,不是一味的哀痛、激愤,而是波澜起伏,曲折斡旋。一开始他见到“园庐但蒿藜”,产生哀戚之情,继而写想到“宿鸟恋本枝”,心地稍为平静,进而写县令“召令习鼓鞞”,精神振起,情绪昂扬,接写老兵豁达宽怀,可是转而又是哀痛酸嘶,最后以愤激语作结, 吞吐顿挫,读之使人回肠荡气,味之无极。

猜你喜欢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出处】唐杜甫《 月夜 》。 【译注】今夜鄜州的月色一定也同样清圆,可叹闺中人只能独自赏看。 【赏析】今夜鄜州的明月,她只能在家中独自观 看。《月夜》是诗人身居长安时

  • 诗词《秋月》全文、翻译和鉴赏

    程 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原诗今译】 清清的小溪淌过苍翠碧绿的山头, 澄净明亮啊,秋天的长空和水流。 这儿和喧嚣人世相隔得实在辽远, 看白云和红叶,

  • 散文的特点

    (1)形散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自由调整,随意

  •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汪藻《点绛唇》鉴赏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 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 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兴浓如酒。

  •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禅思哲理诗赏析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柳宗元①宿云散洲渚②,晓日明村坞③。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注释】①柳宗元:见《南涧

  • 韩愈《醉留东野》全诗赏析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我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 形容心机的古诗词(有那些诗词形容女人心机很深)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心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求形容有心机的人的古诗词,求形容有心机的人的古诗词,形容女人有心计的诗句。清代小说家曹雪芹:《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

  • 慎重者,始若终,终必勇;轻发者,始若勇,终必怯。

    【名句】慎重 ① 者,始若 ② 终,终必勇;轻发 ③ 者,始若勇,终必怯 ④ 。 【注释】①慎重:谨慎从事。②始若:开头好像。③轻发:轻举妄动。④怯:懦弱。 【释义】做事谨慎的人,从开始就好像结束时一

  • 《西江月》苏轼词翻译赏析: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词作鉴赏

  • 柳永《其五(重阳)》全诗鉴赏

    淡荡素商行暮,远空雨歇,平野烟收。满目江山,堪助楚客冥搜。素光动、云涛涨晚,紫翠冷、霜[山献]横秋。景清幽。渚兰香谢,汀树红愁。良俦。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浅酌低吟,坐中俱是饮家流。对残晖、登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