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秋瑾》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秋瑾》原文与赏析

秋瑾

漫云女子不英雄, 万里乘风独向东!

诗思一帆海空阔, 梦魂三岛月玲珑。

铜驼已陷悲回首, 汗马终惭未有功。

如许伤心家国恨, 那堪客里度春风。

秋瑾(1875—1907),字璇卿,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清末著名的女革命家、文学家。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诗人。随着历史的足迹迈进近代社会,资产阶级以不同于封建地主阶级的崭新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它的诗人也以不同于封建知识分子的全新歌喉唱出了时代之音。秋瑾,就是这样一位崭新的人物;她的这首七律,就是这样一首全新的诗歌。此诗写于一九○五年客居异国日本的日子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游子诗。然而,诗人一扫历代游子诗作中悲悲戚戚的个人愁绪,抒发了为国奔波的壮烈情怀,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这首诗是为答友人而写的。石井,日本友人,详情未考。从诗题可知,这位日本朋友曾经给秋瑾写过一首诗,然后向秋瑾索求和诗,秋瑾于是用石井诗的原韵作了这首诗回赠。

诗的首联抒发了巾帼英雄的豪迈气概。诗人起笔即慷慨高歌,先以“漫云”一句把千百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扫入大海,将“女子”与“英雄”挂起钩来;然后再以“万里”一句作具体描绘,刻划了一位乘风破浪,凭着自己的意志和能力远渡重洋的女性形象,从而使“英雄”之呼落到实处。“万里乘风”,写出了壮伟气势;“独”字更托出了豪迈的气概和无边的胆量。“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颔联承上进一步抒发英雄抱负。征帆鼓足了青春的年华和诗一样的激情,放眼寰宇,只见天空海阔,深感自己应该为国为民有所作为。日本三岛, 一度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聚集之地。中国同盟会,就是一九○五年成立于日本的。当时除了诗人之外,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著名革命家都旅居日本,共筹革命大事。诗人“梦魂”系于“三岛”,觉得“三岛月玲珑”,正是抒发了她对旅居日本的战友的向往之情,正是表达了她对革命壮举的渴求之心。这样, 巾帼英雄的内涵就不仅表现为“万里乘风独向东”的豪迈气概,更表现为复兴中华情满怀的英雄抱负。以上两联写东渡日本时的情景。颈联转入对往事的回忆。“铜驼”一句叙说国家早已陷入满族贵族集团手中,回想起来,悲痛难禁;“汗马”一句慨叹自己虽然为革命东奔西走,但一直未见功效。“铜驼”典见晋书·索靖传。索靖有远见,知天下将乱,指着洛阳宫门前铸立的铜驼叹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这里借用来指代国家。在这一联中,诗人也写了“悲”,写了“惭”,但“悲”非为一己之私情,而是悲国家之不幸;“惭”非为个人之私事,而是惭革命之未竟。感情虽然沉痛,而胸襟依然开阔。“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尾联从回忆中脱出,表示继续艰苦奋斗的决心。英雄远涉重洋,客居异国, 目的是为了救国救民,扭转乾坤;然而,今日的家仇国恨如此令人伤心,哪里还容许去苟且偷安。虚度光阴呢!“那堪”,哪能;“客里”,意即在客居异国的日子里;“度春风”,虚度年华,寻求舒适安乐。结句回应全诗,表达了作者明确的人生态度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英雄革命豪情与坚韧毅力的谐合,伟大抱负与艰苦实干的统一。她自己说过:“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此诗落墨之后二年,即一九○七年,她昂首走向刑场,以自己的鲜血履践了自己的誓言,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一块巾帼英雄的巍巍丰碑。

秋瑾是一位女诗人,前期诗歌较为委婉细密;从事革命活动之后,诗风一变而为激昂慷慨,雄健奔放,映现了她作为一个女革命家的豪迈气魄。这首七律首联所表现的气概,颔联所表现的抱负,颈联所表现的胸襟,尾联所表现的意志,以及全诗阔大的意境,奔涌的情思,流畅的语言,响亮的音韵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猜你喜欢
  •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赏析》

    【原题】: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首)

  • 《寓居吴兴赏析》

    诗首联用《世说新语》中过江诸人的典故,说自己今天再也没想到会和当年过江诸人一样,作楚囚相对,为国家沦丧而伤心,但对挽救国家命运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诗既表现自己对现状及前景的哀怨愤慨,也因己及人,感叹朝中大臣也都个个束手无策。诗用“真成”

  •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二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原文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赏析二 1923年8月,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后都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各撰文一篇。朱自清在这篇散文里,着意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

  • 左传《寺人披见文公》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吕、郤畏偪,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① 。寺人披请见 ② 。公使让之,且辞焉,曰: “蒲城之役,君命一宿 ③ ,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 ④ ,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 韩愈《寒食日出游》全诗赏析

    李花初发君始病,我往看君花转盛。走马城西惆怅归,不忍千株雪相映。迩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可怜物色阻携手,空展霜缣吟九咏。纷纷落尽泥与尘,不共新妆比端正。桐华最晚今已繁,君不强起时难更。关山远别

  • 寓言《支公好鹤》意译和解说

    支公 ① 好鹤,住剡东峁山 ② ,有人遗其双鹤,少时翅长欲飞,支意惜之,乃铩 ③ 其翮。鹤轩翥 ④ ,不能复飞,乃反顾翅,垂头视之,如有懊丧意。林曰:“既有陵霄 ⑤ 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 ⑥ 近玩?”

  • 苏轼《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全诗鉴赏

    忆子少年时,肺喘疲坐卧。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虚阳作浮涨,客冷仍下堕。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终年禁晚食,半夜发清饿。胃强鬲苦满,肺敛腹辄破。三彭恣啖啮,二竖肯逋播。寸田可治生,谁劝耕黄糯。(新法方

  •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於朝,君子不与交友。

    【名句】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 ① ,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② 。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 ③ ;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 ④ ;背叛之人,贤主 ⑤ 弗内 ⑥ 之於朝,君子不与交友。 【注释】①说义必称师以

  •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名言: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句意: 国家虽大, 一味好战, 必然招致亡国之祸; 国家虽太平无事, 忘了战略警戒, 就必然会出现危险的局面。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 “一直飞到你悲伤的心所在的地方”

    “一直飞到你悲伤的心所在的地方”在这不断消逝的日子里,总感觉有些什么被搁置,被遗忘。但是你停不下步履。像春天,它马不停蹄地赶来。也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