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经典古诗

《答张十一功曹·韩愈》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答张十一功曹·韩愈》原文与赏析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 斗觉霜毛一半加。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附近)人,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早年曾在几个节度使下当属官,后曾任监察御史等职。贞元十九年(803),他和张十一(张署)因旱灾上书德宗李适,议论时政,被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这首诗便是他遭贬到任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抒发了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之情。

张署被贬到郴州(今湖南省郴州市)临武令任上曾有诗寄赠韩愈,此诗是韩愈的答辞。

诗的首颔二联是诗人对任所的环境描写。首联是远镜头式的景物描写:远山碧净,江面空阔,水清见底,攀猿哀啼,人烟稀少,这是一幅偏僻荒凉,令人伤怀的景象。颔联是特写镜头式的景物描写:粗大的竹头竞相生长,踯躅开着红艳艳的花,更增添了春天的无限生机。“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对仗工整, 传神生动。 一个“竞”字,写出了冬笋日日争上的蓬勃气势; 一个“闲”字把踯躅花随处开放、悠闲得意之态描写得生动活泼。诗人通过拟人手法,把竹与花写活了。金圣叹在评点这两联诗时说: “夫山曰‘净’,江曰‘空’, 水曰‘见沙’,则是天地肃清, 明是秋冬时候也;而笋犹‘竞长’,花犹艳开如此,此其炎瘴为何如者?又妙于三句中间,轻轻再放‘哀猿啼处两三家’之七字。 ‘两三家’之为言无可与语,以预衬后之‘君’字也。 ‘哀猿啼’之为言不可入耳, 以预衬后之‘诗’字也。真异样机杼也”(金圣叹选批唐诗)。

王夫之说过:“寄悲正在比兴处”(唐诗评选)。诗人在首颔二联中极力写景, 正是为了抒发胸臆。诗人从繁华的京城贬到空旷人稀哀猿啼的阳山,一种清静、孤独、悲凉之情便油然而生,先前在京城时那种官场上的明争暗斗的政治纷扰在这里已无踪影, 似有天高地迥皇帝远的那种悠闲超脱之感。然而,诗人决非将贬地当乐土,他身居荒山之远则忧其君,念念不忘的是生则报君恩,不愿虚度年华。“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便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未”这个副词是限制“报”“知”的,所以,“未报”句实是“未报恩波未知死所”。颈联透露了诗人的矛盾重重的复杂心理,其间既有无辜遭贬的怨恨和悲愁,又有振奋精神重返朝廷的愿望与追求。诗人心中含怨而不作叹息,怀抱志向而不愿言明,实在是身居闲静之地而心不闲静,辛酸苦涩之味心自知。

末联写得突兀,似有奇峰突起之感。“吟君诗”回应文题“答”,“看双鬓”是“吟君诗罢”后的细节描写。“斗觉霜毛一半加”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使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忽然发现自己的鬓发白了一大半!诗人写愁不说愁,而十分含蓄地说“斗觉霜毛一半加”,不说愁而愁之深、之大已不言而喻,确有“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之妙!

陆时雍说过:“善道景者,绝去形容,略加点缀”,“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诗镜总论),此诗用山、江、沙点缀贬地空旷,用“哀猿啼”、“两三家”渲染贬地的荒凉和人迹罕至,用竹笋竞长、踯躅花开来表现南方炎热,都是诗人“善道景”的证明。诗人有愁而不明说愁,只用“斗觉霜毛一半加”来言之,对心中之愁“吞吐深浅,欲露还藏”,足见诗人又是一个“善言情”的高手。这些就构成了此诗以景写情、融情于景、深沉含蓄的艺术特色。

猜你喜欢
  • 《去老舍茶馆》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在北京的时期很短,却由不得地想起了老舍,想起他为什么沉潭,想起了他的《茶馆》。 于是就朝前门外大栅栏走去。没人陪着,也不要人陪。一路上和北京人相谦礼问,一个老人从棉袖筒里勾出一根手指头点着:“哪,往西

  • 《演雅·黄庭坚》原文与赏析

    黄庭坚桑蚕作茧自缠裹,蛛蝥结网工遮逻。燕无居舍经始忙,蝶为风光勾引破。老鸧衔石宿水

  • 屈大均《鹊踏枝·乍似榆钱飞片片》抗清复明词作

    屈大均,明亡后长期奔走南北,间关绝徼,从事地下抗清活动。他的诗词作品大多是表现抗清复明这一主题,而且自认为是屈原的苗裔,故常效法屈原,表现其爱国忠君的思想。

  • 姜夔《次石湖书扇韵》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姜夔《次石湖书扇韵》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释】 ①石湖:范成大退隐苏州,营建别墅,名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译文】 小桥的西边,弯曲的河流通向幽静的

  • 《北陂杏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陂(bēi):池塘。妖娆:娇艳妩媚。各:各自。占:占据,占有。纵:即 使。绝:完全。南陌:南面的道路,这里借指

  • 《痴婆子传》原文和解析

    痴婆子传 明代文言中篇艳情小说。又名《痴妇说情传》、《燕筑外书》、《痴娘传》。两卷三十三则。题“芙蓉主人辑,情痴子批校”,其真实姓名无考。成书于明隆庆、万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刊本,原吴晓铃藏

  • 与人交谦恭诚信,未尝戏侮。|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与人交谦恭诚信,未尝戏侮。》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意思,出处,故事

    歇后语。 清代初期兴起剃头,后来便出现了剃头挑子。剃头挑子是用扁担挑着,一头是红漆长方凳,凳腿间夹置三个抽屉: 最上一个抽屉是放钱的,钱从凳面上开的小长方孔塞进去;第二、三个抽屉是放置围布、刀、剪之类

  •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题 解】此诗是李白游历宣州在谢朓楼上与族叔李云分别时所作的一首歌行古体诗。李白借

  • 关于永远学不完的古诗词(知识永远学不完的名言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永远学不完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知识永远学不完的古文,古诗词中描写永远的不放手的,知识永远学不完的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