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岳飞
满江红·登黄鹤楼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人,抗金名将,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宋金议和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孝宗时岳飞冤狱获平反,改葬于杭州西湖畔。追谥武穆,又追谥忠武,封鄂王。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题解这首词写于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当时岳飞屯兵鄂州(今湖北武昌),请缨出兵收复襄阳六州。出兵前夕,岳飞到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心潮起伏,联想浮翩,写下此词。
简析这是一首壮怀激烈的抒情感怀词。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描述当年京城繁花似锦,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转瞬间敌骑横行,将士喋血,民死路途的惨状。最后则表达了作者请缨北伐,澄清中原,重游黄鹤楼的战斗决心和必胜信念。全词悲壮凄凉,却又豪情万丈。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颁的古诗词,内容包括“锦绣颁诗句”出自哪一首诗词,关于尊敬的诗句,十首气势豪迈的古诗词千古绝唱。名言就有: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将出牵衣送,未归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名句】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 语出汉代王充《论衡·量知》。人不学习,就像是谷子还没变成粟米,粟米还没变成饭食。说明人不学习,百无一用。
-
这首词的标题是“五月雨”五月雨也就是梅子黄时雨,柳宗元诗云:“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词中所写,正是这种景象。 上片写景,在那黄莺儿啼叫的地方,满天正飘洒着雨丝,“疏雨”是间歇的雨,“摇荡”形容雨丝飘洒的状态,正所谓“雨丝风片
-
人少街荒已寂寥,风多尘起重萧条。上阳落叶飘宫树,中渡流澌拥渭桥。出早冒寒衣校薄,归迟侵黑酒全消。如今不是闲行日,日短天阴坊曲遥。
-
这首词写词人独居异乡孤宿,耿耿难眠,思念天涯一方的佳人,流露出深深的悲苦与无奈。上下片各表一境。 词一起笔,作者便以强烈的主观色彩的意象渲染气氛:“夜雨”透着寒凉,“空阶”透着冷落,“孤馆”透着寂寞,寂寞孤馆“梦回”之际,雨打“空阶
-
二月中旬,北京的样子还是一片沉寂。这片萧肃之中,反而处处透着静谧的味道,沉淀出一丝丝暮者的年代感。踏着最后的冬日气息,一路西行至清
-
[明]钱嶫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谁坐此历阶,哲士知是非。明代嘉靖戊申(1548)年,海南
-
劫风火起烧荒宅,苦海波生荡破船。力小无因救焚溺,清凉山下且安禅。
-
《守睢阳作》是张巡困守睢阳孤城时苦战的记录。开头二句“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落笔点题,写出了睢阳保卫战的时日已久和所面临的危机。 战斗从春天开始,一个“苦”字包含了爱国将士无数含辛茹苦的经历。“孤城”二字,写出了瞧阳孤立无援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