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
【题 解】
本文是一幅画上的题词,又似一篇植物标本说明。全文通过对荔枝习性及其特点的描写,将荔枝介绍得一清二楚。荔枝产于广东、福建等地,它色彩鲜明、肉质鲜美,被公认为果中珍品。在唐代,北方人一般是慕其名却难见到,所以白居易就请人绘图并亲自加以文字说明,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它。
【注释翻译】
鉴赏分析
本文是一篇朴实的咏物小品,介绍了荔枝树、花、果实和色、形、味以及生长季节。
本文在状物时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顺序清晰。作者依次将荔枝的树形、叶色、开花和结果季节、果的形状、颜色、外壳及果肉、味道特点介绍得十分清楚。第二,主次分明。主体部分作者介绍的是荔枝开花及果熟季节、果核的形状、壳膜的形状、果肉的颜色及味道等,因为这既是人们关注的东西,又是画上传达不出来的东西;而对应注意的事项,色、香、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次写之;最后简略说明作画的时间、作者、主持人及作序的目的。第三,成功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为使读者能具体感受到形象,在写荔枝的各部位时,用人们生活中可以感知的东西作比,使人们更容易理解。白居易在植物分类学还不发达的唐代,能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描述荔枝的形态,想象丰富,手法新颖,十分难能可贵。
-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龙港村,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下面是曹文轩《童年》美文阅读,供大家欣赏。 我的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
-
古代诗文名篇之王维诗《鸟鸣涧;鹿柴;竹里馆》原文、鉴赏和解读
王维诗《鸟鸣涧;鹿柴;竹里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
平台千里渴商霖,内史忧民望最深。衣上六花非所好,亩间盈尺是吾心。
-
【原题】:己亥八月廿一日除书予拜太平兴国宫祠官呈赵季茂
-
遣悲怀三首 作者: 元稹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
宁伤桃李花,无损杞与菊。杞菊吾所嗜,惟恐食不足。花开少年事,不入老夫目。老夫无远虑,所急在口腹。风晴日暖雪初销,踏泥自采篱边绿。
-
【原题】:机简堂余里人也在方外三十年未识其面乾道己丑余帅豫章乃自圆通来谒与之款语连日忘疲不谓末法中有此龙象且喜余里之有人因其归作诗以送之
-
周公卜三龟 [5] ,而武王有瘳 [6] 。纣为暴虐,而元龟不占 [7] 。晋文将定襄王之位 [8] ,卜得黄帝之兆 [9] ,卒受彤弓之命 [10] 。献公贪骊姬之色 [11] ,卜而兆有口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