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闻秋风——刘禹锡
始闻秋风——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形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倦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大历以后之诗,格调则秀雅为多,词句则雕镌是尚,去盛唐浑厚之风渐远。梦得此作,振笔挥洒,英气勃发,不作寻常悲秋之语,法乳直接少陵。诗中“君”字,论者谓未详所指,有谓其悼亡者。诗咏骏马健雕,与悼亡无涉。有谓其怀友者。唐人赠友诗伙矣,其姓名皆见标题,若梦得闻秋风而思友,亦不能外此例,而仅言“始闻秋风”者,余谓两用“君”字,即指秋风而言。对明月而称交友,抚修竹而呼此君,君者对己而言,各适其用也。首二句言篱菊黄时,已秋暮冬初,曾与君别。今蝉声送暑,君至我回,真觉一年容易。三四即承上感时之意。三句言寂寞清宵,枕前先觉。欧阳秋声赋亦因夜读而作,以静夜声凄,感人最易也。四句言因惊秋而揽镜,叹须鬓之加苍,不仅观河面皱之嗟,且与少陵“勋业频看镜”句同深慷慨。故五六紧接以马思边草,雕盼青云,隐然有久蛰思起之怀。五六句论其诗意,固以揽辔陈情,自写抱负,即以诗句论,亦殊雄健。马闻秋风,而拳毛森动,与少陵咏天马诗“秋草遍山,苍茫迥立”,同其昂奋。六句言雕以秋高,思抟风直上。草枯眼疾,正雕鹗争先得路之时。此二句虽写秋风感物,而实正喻夹写也。收句谓秋气清肃,荡涤尘嚣,即衰病之身,且为君登台,一舒沉郁,亦与少陵之悲秋作客,多病登台,同此襟期磊落。余故谓此诗神似浣花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到四年级关于秋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四年级描写秋天的诗句,1~4年级秋天的诗,一至四年级学过的秋天美景的诗。描写秋天的诗: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脾胃论》是中医学理论著作。金李杲著。成书于1249年,《元史·艺文志》最早著录。现存主要版本有,元《济生拔粹》本、《东垣十书》本、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清《四库全书》本等。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
寄阮郎 作者: 张碧兰 【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月的连续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连续两句带“月”字的诗句,古诗词中含有"月"的连续句子,有没有两句连续带“月”的古诗词名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连续两句都带有“月”字的句子:(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2)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2、这
-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简析】 听一
-
《上留田行》为乐府古题,全诗沉郁苍凉,浑沦深痛。古诗以父母死,兄不抚养弟而邻人讽之为内容,这是一首“借古题以讽时事”的诗文。 诗人从“行至上留田”至“他人于此”十三句叙事,写孤坟的荒凉与凄怆。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积此万古
-
《圣经·旧约》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它包含了希伯来人的宗教和文化遗产。这本书包含了历史事件、法律法规、哲学思想和道德规范等内容。通过阅读《圣经·旧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信仰和道德观念。无论是从文学角度还是从历史角度来看,《圣经·旧约》都是一部不可忽视的作品。
-
指叶赛宁*诗作中描绘的客观形象系统,这些形象大致有这样几个部类:1、民间形象:反映俄罗斯农村风光、人民生活、农民的气质与形象;2、意
-
梅花不同于一般的春花秋卉,它的特点在于其耐寒、高洁和超尘拔俗。而孤山的梅花则因其与林和靖的大名紧紧联系在一起,故更带有深浓的古雅气息。
-
【3709】历史大潮话陈云(迟爱萍著,人民出版社,41万字,2018年2月第1版,66元)△这本书分总论、分论及尾声三个部分。总论是对陈云历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