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官符·《红楼梦》》原文与赏析
红楼梦
贾不假, 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几句俗谚口碑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回中。这张“护官符”,列出了金陵贾、史、王、薛四家“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他们“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作地方官的要保住官,必须要巴结这四家官僚贵族,否则丢官不算,还得赔上性命。
在第四回里写到“呆霸王”薛蟠因抢丫环英莲(香菱)打死了小乡宦之子冯渊,竟视人命官司如儿戏,“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上京去了。贾雨村靠“贾府、王府之力”,复职补授应天府知府,一上任就处理这起案件。贾雨村因不知底细。正欲发签捉拿凶手,手下的门子葫芦僧立即使眼色制止,并呈上了“护官符”。看罢“护官符”,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还殷勤地写信向贾政、王子腾报告“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由此可见封建的官府与地主豪绅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反动实质。当贾雨村最初假惺惺地说:“岂可因私枉法,是实不忍为的”时候,“门子”听了冷笑道:“老爷说的自是正理,但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这正道出了整个“四大家族”及其所代表的封建制度的罪恶。老百姓对他们的相互关系和暴虐行为极其愤慨,就编出了类似顺口溜的东西在民间流传,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使这张“护官符”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内容,反映了血淋淋的阶级压迫与剥削的事实。曹雪芹在讲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故事时引出这张“护官符”,其深意就在于说明“护官符”是红楼梦大量暴露的封建社会黑暗现象的渊薮。
这张“护官符”,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四大家族的惊人豪富。它巧妙地将贾、史、王、薛四姓嵌入其中,分别形容他们的家业之大,饶有讥讽色彩的谐趣。荣宁二国公贾家,用黄金铸马,用白玉盖房,这可以叫人想象到穷奢极欲臻于何等程度!秦始皇建筑的阿房宫有三百里宽的范围,还住不下保龄侯尚书令史家,这可以叫人想象到占有财富的难以数计!神话传说中的东海龙王什么奇珍异宝都有,而还要请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家帮忙再添世上罕见的卧床,这可以叫人想象到享用不尽的富足!紫薇舍人薛家,金银珠宝多得目不暇接,而且耗之不惜,有如雪飘,这可以叫人想象到挥霍的漫无节制!“雪”谐“薛”音,语意双关。
“护官符”上的四大家族,以联姻作纽带,上通皇帝,下串州县,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统治网络,飞扬跋扈,作恶多端。薛蟠打死冯渊,冯家“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而贾雨村为保住自己的官爵,使凶手逍遥法外,使受害者冤沉海底,这只不过是四大家族害死的几十条人命中的一例罢了。
一张“护官符”就是一幅“吃人”的图画,透过四大家族表面的繁华景象,读者看到了构筑于白骨堆上的大厦里在制造着人间悲剧。由于它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贾、史、王、薛相互勾结,盘根错节的四家富贵尊荣的情状,所以既给人有形象的感受,又给人以寓庄于谐的理性启迪。
-
【4688】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英〕尤金·罗根著,廉超群、李海鹏译,浙江人民出版社,56 7万字,2019年7月第1版,138元
-
帝息此壤,以藩幽台。有神司之,随取而培。帝敕下民,无敢或开。惟帝不言,以雷以雨。惟民知之,幸帝之怒。帝茫不知,谁敢以告。帝怒不常,下土是震。使民前知,是役於民。无是坟者,谁取谁干。惟其的之,是以射之。
-
远游 作者: 郝建国 【本书体例】
-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
名言: 非天所有,名因人立。名非天造,必从其实。 句意: 不是天生具有的, 名称是因为人而建立的。名称并不是自然造就的, 一定要与事实相符。 出处: 清·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虞世南《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寄意。首句“垂緌(rui,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这里指蝉头部伸出的触须。)”与“清露”,表面写蝉
-
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这是专门写给四川名妓薛涛的一首诗。薛涛(约768—约832),字弘度,长安人。父亲到四川做官,她随父去川;父病死,因家贫,沦为
-
赤津岭位于浙江遂昌县北,其地山势险峻。作者参加宁波、镇海、定海抗击英军的战斗失败后,游历浙南经赤津岭,目睹战乱频仍、人民离乡背井的荒凉景象作下此诗。
-
作者: 刘再复 【原文】: (一) 我时常思念着故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