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八声甘州[1]
【原文】
对潇潇[2]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3]。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4]。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5],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6]?
想佳人、妆楼颙望[7],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8]?
【注释】
[1]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是从唐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的。后用为词牌。因全词前后片共八韵,故名八声,慢词。
[2]潇潇:风雨急骤的样子。
[3]霜风:秋风、寒风。关河:山关江河,即山河。
[4]是处:处处。苒(rǎn)苒:同“冉冉”,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5]渺邈(miǎo):遥远,模糊。
[6]渺邈(miǎo):遥远,模糊。
[7]颙(yóng)望:指抬头凝望。
[8]争知:怎知。恁(nèn):这样。凝愁:指愁思郁结。
【作者】
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篇。
【赏析】
这首词大约作于柳永宦游江浙时。词中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
作者在暮雨潇潇、霜风凄紧的秋日登高临远,满目山河冷落,残照当楼,万物萧疏,大江东流,不由勾起作者思乡怀人的愁情;这种愁情却无人可与诉知,更令人伤感悲戚。
词的上阕写景,以“暮雨”、“霜风”、“江流”描绘了一幅风雨急骤的秋江雨景。“渐霜风凄紧”以下写雨后的景象:以“关河”、“夕阳”之冷落,展现了骤雨冲刷后苍茫辽阔、寂静高远的江天之境,气势冷峻,情景萧瑟。“是处”二句,隐喻青春年华的消逝;“长江水”二句则暗示词人内心的惆怅与悲愁。词的下阕,词人遥望故乡,触发了“归思难收”的心情,更遥想“佳人”痴望江天,误认归舟的相思苦况,层层剖述,婉转曲折。全词以铺叙见长,词中把思乡怀人的情思展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通俗的语言,将复杂的情绪表达得明白如话。
全词意境舒阔高远,气魄沉雄清劲;写景层次清晰有序,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凝炼,气韵精妙。自古以来深受词家叹服欣赏。
-
《诗经》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①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 靡室靡家,狁之故。 ③ 不遑启居,狁之故。 ④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⑤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⑥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这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多从眼前历史遗迹起兴,以今昔盛衰立意,在抒写历史沧桑感之中寄寓某种现实感慨。该篇即为典型的诗例。题内“汴河”,指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当年隋炀帝为了游览江都,前后动员了百余万民工凿通济渠,沿岸堤上种植柳树,世称隋堤。
-
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过程。 (1)法律儒家化之权舆:《春秋》决狱。 《春秋》相传为孔子修编的一部史书。孟子所谓“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说虽然可信程度有限,却也表明《春秋》
-
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作品赏析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
-
[清]蒲松龄 生无逢世才,一拙心所安。 我自有故步。无须羡邯郸。 世好新奇矜聚鹬,我惟古钝仍峨冠。 古道不应遂泯没,自有知己与我同咸酸。 何况世态原无定,安能俯仰随人为悲欢! 君不见,衣服妍媸随时眼,
-
南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地位最优越的,仍是门阀士族。他们世官世禄,把持选举,大修谱牒,禁止士、庶联姻,通过婚姻和仕宦两个途径,把自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春晓古诗词表达的意思,内容包括《春晓》这首古诗表达了什么意思,春晓的古诗及翻译,《春晓》这首诗的意思。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春晓》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菊桂”类的诗句。 这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咏菊的名句。诗句是说满院的菊花在飒飒
-
[清]翁格 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 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这首诗的作者翁格,字去非,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清康熙时诸生,诗人。 这首诗写的是暮春景色,说春归花残,春来花又开,寓含着盛衰转化